丁毅

《醫方集宜》~ 卷之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)

1. 形證並治法

咽痛者是風邪客於三焦之經與熱上衝郁遏而為咽痛,宜用 清咽利膈湯、牛蒡子湯、甘桔湯、射干湯、上清丸、涼膈散。

喉痹(即閉塞不通也)因熱氣生於肺胃,其症咽喉腫痛,妨礙飲食,宜用 雄黃解毒丸、清上連翹飲、玄參散、一字散、玄參升麻湯、絳雪、針法。

谷賊是稻芒強澀藏於米而誤食之,滯於咽間與氣逐搏,令人食而痛,如咽隘之生谷刺也,宜用 射干湯、咒水法。

懸癰生於上齶連厭會,赤腫作痛,與咽喉關要所繫,宜用 玄參散、連翹飲、射干散、硼砂散、燒鹽散。

喉瘡因胃脘熱氣熏蒸咽內,發為白頭赤根瘡腫作痛,宜用 桃紅散、硼砂散、連翹柏皮湯。

乳蛾有單有雙,單蛾者具形圓如箸頭,生於咽喉關上,或左或右,雙蛾者其形如單蛾,則兩俱生,若生關下者難治,宜用 筆針法、一字散、仙方奪命丹。

纏喉風者是熱結於喉,腫繞於外,且麻且癢,痰涎壅盛,腫而大也,宜用 七寶散、青龍散、硼砂散、白礬散。

走馬喉痹謂嚥氣閉塞,聲音不出,痰壅甚急,其死又速,故名走馬也,宜用 破棺散、聖藥筒、一字散。

蟬舌風等一十八症,詳見奇效良方。

治方

白話文:

咽喉疼痛,是因為風邪侵犯三焦經脈,加上熱氣上衝,鬱積在咽喉所造成的。適合使用清咽利膈湯、牛蒡子湯、甘桔湯、射干湯、上清丸、涼膈散等方劑。

喉痹(也就是咽喉阻塞不通)是因為肺胃產生熱氣,症狀是咽喉腫痛,影響飲食。適合使用雄黃解毒丸、清上連翹飲、玄參散、一字散、玄參升麻湯、絳雪等藥物,或使用針灸治療。

谷賊指的是稻米的芒刺混在米中被誤食,卡在咽喉,與氣相互搏擊,讓人吃飯時感到疼痛,好像咽喉長了穀物的芒刺一樣。適合使用射干湯,或使用咒水法。

懸癰是長在上顎,連接到厭會(扁桃腺)的紅腫疼痛,與咽喉的關鍵部位相連。適合使用玄參散、連翹飲、射干散、硼砂散、燒鹽散等方劑。

喉瘡是因為胃部熱氣向上熏蒸咽喉內部,產生白色膿頭,周圍紅腫疼痛的瘡。適合使用桃紅散、硼砂散、連翹柏皮湯等方劑。

乳蛾有單側和雙側之分,單側乳蛾形狀圓如筷子頭,長在咽喉要道之上,可能在左側或右側。雙側乳蛾形狀如同單側乳蛾,但兩側同時出現。若長在要道之下則難以治療。適合使用筆針法、一字散、仙方奪命丹等方劑。

纏喉風是因為熱邪結聚在咽喉,腫脹蔓延到咽喉外部,同時感到麻木和搔癢,痰液壅塞,腫大明顯。適合使用七寶散、青龍散、硼砂散、白礬散等方劑。

走馬喉痹指的是吞嚥困難,聲音發不出,痰液阻塞非常嚴重且迅速,因此得名走馬。適合使用破棺散、聖藥筒、一字散等方劑。

蟬舌風等其他十八種咽喉疾病,詳細內容可以參考《奇效良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