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毅

《醫方集宜》~ 卷之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1)

1. 小續命湯

治因風作痛加減用:

麻黃(去節) 人參 黃芩 芍藥 防己 川芎 杏仁 甘草 肉桂 附子 防風 姜三片煎服

白話文:

小續命湯
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風邪引起的疼痛,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物來使用。

基本藥物有:麻黃(去除莖節)、人參、黃芩、芍藥、防己、川芎、杏仁、甘草、肉桂、附子、防風。

煎煮方式:加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2. 當歸拈痛湯

治因濕作痛:

當歸、知母、茯苓、澤瀉、豬苓、白朮、苦參、人參、葛根、升麻、茵陳、黃芩、羌活、甘草、防風、蒼朮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因為濕氣引起的疼痛。

組成藥材有:當歸、知母、茯苓、澤瀉、豬苓、白朮、苦參、人參、葛根、升麻、茵陳、黃芩、羌活、甘草、防風、蒼朮。

3. 二陳湯

治因痰作痛加減用

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

白話文:

二陳湯,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因為痰而引起的疼痛,可以依照情況加減藥材使用。

主要組成的藥材有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。

4. 羌活勝濕湯

治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

羌活、獨活、藁本、防風、蔓荊子、川芎、甘草;濕重加蒼朮。

白話文:

治療背脊疼痛,頸項僵硬,腰部好像要斷裂,脖子好像要拔出的症狀。

使用羌活、獨活、藁本、防風、蔓荊子、川芎、甘草這些藥材。如果濕氣很重,可以加入蒼朮。

5. 四物湯

方見中風門;治血虛作痛加減用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在「中風門」那邊有提到;是治療血虛導致疼痛時可以加減使用的藥方。

6. 當歸活血湯

方見濕門 治同上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出自治療濕病的章節,適用的病症跟之前提過的相同。

7. 蒼朮復煎湯

治濕作痛

蒼朮(二兩) 羌活 升麻 澤瀉 柴胡 藁本 白朮 黃柏 紅花

先將蒼朮用水煎熟去渣,方入各藥再煎一二沸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濕氣引起的疼痛。

藥材組成:

蒼朮(二兩)、羌活、升麻、澤瀉、柴胡、藁本、白朮、黃柏、紅花。

煎煮方法:

先將蒼朮用水煎煮至熟透,然後濾掉藥渣。再將剩下的藥材放入,一起煎煮一到兩次沸騰後,就可以服用。

8. 防風通聖散

治脊肩痛不能回顧

羌活、獨活、藁本、防風、甘草、川芎、蔓荊子,水二鍾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背脊和肩膀疼痛,以致無法回頭轉身。

使用羌活、獨活、藁本、防風、甘草、川芎、蔓荊子這幾味藥材,加水兩碗,煎煮至剩八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

9. 龍虎丹

治走注疼或麻木不遂或半身痛

草烏、蒼朮、白芷、乳香、沒藥(各三錢另研)

當歸、牛膝,上為末,酒糊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溫酒化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身體到處遊走疼痛,或是麻木、肢體活動不靈活、半身疼痛的症狀。

使用草烏、蒼朮、白芷、乳香、沒藥(各取三錢另外研磨成粉),再加入當歸、牛膝,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,用酒和米糊調製成丸,大小像彈珠一樣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溫酒送服。

10. 趁痛丸

治走注歷節諸風

草烏(去皮二兩) 熟地黃(或生者) 南星 半夏曲 殭蠶 烏藥 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趁痛丸

治療全身遊走不定、關節疼痛等各種風症。

使用去皮的草烏二兩,加上熟地黃(也可以用生地黃)、南星、半夏曲、殭蠶、烏藥,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製成糊狀,再搓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

11. 秦艽羌活湯

治痛風肢節疼痛作腫發熱

秦艽、羌活、陳皮、威靈仙、黃芩(酒炒)、當歸、茯苓、半夏、防風、防己、牛膝、木瓜、薄桂,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是治療痛風,導致肢體關節疼痛腫脹發熱的。

藥方組成包括:秦艽、羌活、陳皮、威靈仙、黃芩(用酒炒過)、當歸、茯苓、半夏、防風、防己、牛膝、木瓜、薄桂。用水兩碗,加生薑三片,煎煮至八分,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