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毅

《醫方集宜》~ 卷之三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7)

1. 遇仙立效散

粟殼、當歸、芍藥、榴皮、甘草、地榆

不用引,煎服。

白話文:

罌粟殼、當歸、芍藥、石榴皮、甘草、地榆,不用引子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2. 木香丸

木香(三錢不見火) 豆豉(一兩) 巴豆(四十九粒,一半用生的,一半用針穿向燈頭燒過)

為細末,水丸如綠豆大,每服三丸。赤痢者,甘草湯下;白痢者,薑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木香(三錢,要不經火炒過)、豆豉(一兩)、巴豆(四十九粒,一半用生的,一半用針穿過後在燈火上燒過),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用水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丸。如果是赤痢(拉血痢疾),用甘草湯送服;如果是白痢(拉白色黏液的痢疾),用薑湯送服。

3. 升陽除濕防風湯

治白痢後重

蒼朮、防風、白朮、芍藥、茯苓

不用引

白話文:

這個方劑叫做升陽除濕防風湯,是治療拉肚子後有裡急後重感的。

使用的藥材有:蒼朮、防風、白朮、芍藥、茯苓。

不需要另外加引藥。

4. 解毒金花散

治血痢發熱

白朮、茯苓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芍藥。

不用引。

治腸風血痢方

用鯽魚一尾,破開去腸,入白礬三錢,用紙封燒封性為末,米飲下。

白話文:

解毒金花散

治療血痢並發燒的狀況。

藥材:白朮、茯苓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芍藥。

不需要引經藥。

治療腸風血痢的藥方

用鯽魚一條,剖開去除內臟,放入白礬三錢,用紙封好燒成灰,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。

5. 槐花湯

治下痢純血

槐花、黃連、粟殼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生地黃

不用引

白話文:

治療拉肚子,而且拉出來的都是血。

需要用到槐花、黃連、粟殼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生地黃這幾味藥。

6. 阿膠黃連湯

治赤痢腹痛

阿膠、黃連、芍藥、白朮、當歸、生地黃、甘草、陳皮、升麻

水二鍾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叫做阿膠黃連湯,是治療紅痢(痢疾的一種,以腹痛、血便為主要症狀)且伴隨腹痛的。

藥材包含:阿膠、黃連、芍藥、白朮、當歸、生地黃、甘草、陳皮、升麻。

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。

7. 調氣固腸湯

治白痢

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、芍藥、山藥、訶子、肉豆蔻、人參、升麻、蓮肉

不用引煎服

白話文:

調氣固腸湯
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白痢(拉白色稀便)的。

藥材包含: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、芍藥、山藥、訶子、肉豆蔻、人參、升麻、蓮子。

不用特別引藥,直接煎煮後服用即可。

8. 四制香連丸

木香(四兩) 黃連(二十兩) 先用烏梅湯拌浸曬乾,即用薑汁拌潤曬乾,次用芍藥同浸,再曬乾,去芍藥不用,再用吳茱萸十兩同拌,用湯濕潤,同炒,仍去茱萸不用;共為細末,用雞子清少入醋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米湯送下。

一方加肉豆蔻(一錢);名:香連豆蔻丸。

白話文:

將木香(150克)和黃連(750克),先用烏梅湯浸泡後曬乾,接著用薑汁拌勻後再曬乾,然後用芍藥一同浸泡,曬乾後去除芍藥不用。再用吳茱萸(375克)一起拌和,用湯汁濕潤,一同炒過,之後將吳茱萸去除不用。將剩餘的藥材一起磨成細末,加入少許雞蛋清和醋調成的糊狀物,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三十顆,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
另一種配方加入肉豆蔻(3.75克),稱為香連豆蔻丸。

9. 烏梅丸

治痢疾口淡無味

烏梅肉、蓮肉、人參、茯苓為細末蜜丸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痢疾,口中無味、沒有食慾。

用烏梅肉、蓮子肉、人參、茯苓磨成細粉,再用蜂蜜調製成藥丸。

10. 豆蔻丸

治痢久不止

肉豆蔻(曲炮一錢) 木香(五分) 人參(一錢) 砂仁(五分) 白龍骨(一錢) 赤石脂 訶子肉 枯白礬

上為末糊丸如綠豆大,每服三五十丸,空心用清米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長期腹瀉不止的。

藥材包含:肉豆蔻(用彎曲方式炮製過,一錢)、木香(五分)、人參(一錢)、砂仁(五分)、白龍骨(一錢)、赤石脂、訶子肉、枯白礬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糊狀物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到五十丸,空腹時用清淡的米湯送服。

11. 泄瀉門

12. 病源

泄瀉有濕、有火、氣虛、痰積、食積

經曰:「濕勝則濡泄。太陰者脾也。脾惡濕。因寒濕之氣客於脾土,不能與胃腐熱水穀,致使清濁不分。水入腸間,則洞泄。如水隨氣而下,故小便不利,為濡泄也。」又曰:「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。夫脾胃土也。其氣衝和,傳化水穀,令清氣下降而不升。因春傷風邪久而干胃,是木賊土也。

使沖和之氣不能運化,致令完穀而出。所謂春傷於風,夏必飧泄者是也。」至如飧泄、洞泄、腎泄、濡泄、鶩溏之類,名雖不同,未有不因脾胃虛弱,飲食不節及外來四氣所傷而致也。治當分其所受。因脾濕自勝,則燥濕利水。因風下陷,則升提其氣。因食傷脾胃,則消導理脾。

不可使用參朮之藥以補之。切恐邪氣得補愈增其勢,而欲取效者,戛戛乎其難矣。

白話文:

腹瀉的原因有濕氣、火氣、氣虛、痰積和食物積滯等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濕氣過盛就會導致水瀉。太陰指的是脾,脾最怕濕。因為寒濕之氣侵犯脾,導致脾無法與胃一起消化水穀,造成清濁不分。水分進入腸道,就會引起腹瀉。如果水隨著氣往下走,就會小便不順,這就是水瀉。」《黃帝內經》又說:「清氣下陷,就會產生食瀉。脾胃屬土,它們的氣如果平和,就能運化水穀,使清氣下降而不上升。如果春天受到風邪侵襲,久了會影響胃,這是木來剋土。

使平和的氣無法運化,導致食物未消化完全就排出。這就是所謂的春天受風,夏天一定會發生食瀉的原因。」至於食瀉、水瀉、腎瀉、濡瀉、鴨溏等,名稱雖然不同,但都是因為脾胃虛弱、飲食不節制以及受到外界風、寒、暑、濕四種邪氣所傷而引起的。治療時應區分病因。如果是因為脾濕過盛,就應該用燥濕利水的藥。如果是因為風邪下陷,就應該用升提的藥。如果是因為飲食損傷脾胃,就應該用消食導滯、調理脾胃的藥。

不可以用人參、白朮等補藥來補益。切記,如果邪氣得到補益,反而會更加強盛,這樣想要取得療效,就很困難了。

13. 形證

戴云凡水瀉腹不痛者是濕食入於胃即瀉,完穀不化者是氣虛瀉。水腹痛鳴痛一陣者,瀉一陣者是大,或瀉或不瀉,或多或少者是痰積。腹痛甚而瀉,瀉後痛減者是食積。

經曰:泄凡有五,有胃泄,有脾泄,有大腸泄,有小腸泄,有大瘕泄。胃泄者飲食不化,色黃;脾泄者腹脹腫滿,泄注食即嘔逆;大腸泄者食已窘迫,大便色白,腸鳴切痛;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,小腹痛;大瘕泄者裡急後重,數至圊而不能便,莖中痛。此五泄也。

白話文:

水瀉卻肚子不痛,通常是濕氣或食物進入胃部導致的腹瀉;拉肚子時,大便中還能看到未消化的食物,通常是脾胃氣虛導致的腹瀉。肚子痛且伴隨腸鳴,痛一陣子就拉一陣子,或是想拉但拉不出來,或是拉的量不定,通常是體內有痰積聚。肚子痛得很厲害才拉肚子,拉完肚子痛就減輕,通常是食物積滯。

經典上說,腹瀉大致有五種:胃瀉、脾瀉、大腸瀉、小腸瀉、大瘕瀉。胃瀉的症狀是吃下去的食物難以消化,大便顏色偏黃;脾瀉的症狀是肚子脹大,拉肚子的同時會嘔吐,吃東西就想吐;大腸瀉的症狀是吃完東西就感到腹部急迫想上廁所,大便顏色偏白,肚子絞痛且伴隨腸鳴;小腸瀉的症狀是小便和排泄物帶膿血,小腹疼痛;大瘕瀉的症狀是想上廁所卻拉不出來,頻繁跑廁所但排不出大便,有莖部疼痛的感覺。以上就是這五種腹瀉的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