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方集宜》~ 凡例八款 (1)
凡例八款 (1)
1. 病源
有風熱 有氣閉 有腎虛
夫耳者腎之竅,腎氣克則耳聰,腎氣虛則邪氣乘之而諸症生焉。或邪風入耳與氣相縛,頭痛昏眩,耳內嘈嘈,謂之風耳。或熱氣乘虛與脈凝結,久而不散,膿汁流出,謂之膿耳。或風鬱久,內有津液結聚成核,塞於耳中,令人暴聾,謂之聤耳。或肝氣衝逆,時有眩暈,令人氣閉,謂之厥聾。
或色欲過度,損傷精氣,腎水虛憊,謂之勞耳。有大病後,耳閉不聞,皆虛之候。然雖不一,未有不因勞傷血精,使邪氣乘虛而入也。治療之法,必當祛散風熱,平和血氣,固精遠色,斯無聾閉之症矣。
白話文:
耳朵的疾病來源,有風熱引起的,有氣不順暢引起的,還有腎虛引起的。
耳朵是腎臟的孔竅,腎氣充足就能聽得清楚,腎氣虛弱就會讓邪氣侵入而產生各種症狀。有的是邪風進入耳朵與氣糾結,導致頭痛、頭暈、耳朵裡面有雜音,這叫做風耳。有的是熱氣趁虛而入,與脈絡凝結,久久不散,流出膿汁,這叫做膿耳。有的是風邪鬱積太久,體內津液結成團塊,堵在耳朵裡面,讓人突然聽不見,這叫做聤耳。有的是肝氣逆亂往上衝,時常感到頭暈,讓人氣機閉塞,這叫做厥聾。
有的是因為縱慾過度,損傷精氣,導致腎水虛弱,這叫做勞耳。有的是大病之後,耳朵閉塞聽不見,這些都是虛弱的表現。雖然病因不只一種,但沒有不是因為勞累損傷精血,使得邪氣趁虛而入的。治療的方法,一定要驅散風熱,調和氣血,固守精氣,遠離色慾,這樣才能沒有耳聾耳塞的症狀。
2. 治法
風耳因腎脈虛而邪氣乘之,風入於耳經,氣痞塞而不宣,謂之風聾,宜用 芎辛散 清神散
聤耳因風熱相搏與津液結聚成核塞於耳中,令人暴聾,宜用 清上祛風散 紅綿散
膿耳因熱氣乘虛隨脈入耳,熱聚不散,常有膿水流出,宜用 清上聰明散 蔓荊子散 犀角飲子 紅綿散
氣聾因肝氣衝逆鬱而不散,耳內有聲,宜用 通氣散 和劑流氣飲 益氣聰明散 龍薈丸
腎虛耳聾因色欲過度,損傷精氣,陰水大虧 宜用 益氣湯 蓯蓉丸 菖蒲丸 地黃丸 補腎丸
熱聾因痰火風熱膈間不和,衝上攻耳,令人腫痛,宜用滾痰丸 清上祛風散 定志豁痰湯
白話文:
風耳:這種耳疾是因為腎脈虛弱,導致邪氣入侵。風邪進入耳朵的經絡,氣機阻塞不通暢,就形成了風聾。應該使用芎辛散和清神散來治療。
聤耳:這種耳疾是因為風熱相互搏擊,與津液凝結成塊,堵塞在耳朵裡,使人突然失聰。應該使用清上祛風散和紅綿散來治療。
膿耳:這種耳疾是因為熱氣趁虛隨著經脈進入耳朵,熱邪聚集不散,常常有膿水流出。應該使用清上聰明散、蔓荊子散、犀角飲子和紅綿散來治療。
氣聾:這種耳疾是因為肝氣上逆,鬱積不散,導致耳朵裡有聲音。應該使用通氣散、和劑流氣飲、益氣聰明散和龍薈丸來治療。
腎虛耳聾:這種耳疾是因為性慾過度,損傷精氣,導致腎陰虧虛。應該使用益氣湯、蓯蓉丸、菖蒲丸、地黃丸和補腎丸來治療。
熱聾:這種耳疾是因為痰火、風熱導致膈間不調和,向上衝擊耳朵,使人腫痛。應該使用滾痰丸、清上祛風散和定志豁痰湯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