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毅

《醫方集宜》~ 凡例八款 (1)

回本書目錄

凡例八款 (1)

1. 病源

風痰、氣滯、積熱、血虛、寒濕

白話文:

風邪引起的痰、氣機不順暢、體內累積的熱、血虛、寒氣和濕氣。

2. 形證

風痰秘者因中風痰大腸燥結而不通也,氣滯秘者因氣滯脹滿,大便後重而不通也,積熱秘者由內腑積熱,消耗津液燥結而不通也,寒秘者乃中陰寒之氣鬱結而不通也,濕秘者因濕熱痞結,津液不行而秘也。大抵秘結之病,風則散之,氣則順之,熱則清之,寒則溫之,燥則潤之,澀則滑之,秘則通之,要在隨症而處治焉。

白話文:

[形證]

因為中風導致痰液阻塞,加上大腸乾燥結塊而造成便秘,這是屬於風痰秘;因為氣機鬱滯,腹脹滿悶,排便時有殘便感而無法暢快排出來,這是屬於氣滯秘;因為體內臟腑積熱,消耗津液導致大便乾燥結塊而造成便秘,這是屬於積熱秘;因為體內受寒,寒氣鬱結而無法排便,這是屬於寒秘;因為濕熱阻滯,導致津液運行不順而造成便秘,這是屬於濕秘。總的來說,便秘這種疾病,如果是風邪引起的,就應該疏散風邪;如果是氣機不順引起的,就應該疏理氣機;如果是熱邪引起的,就應該清除熱邪;如果是寒邪引起的,就應該溫散寒邪;如果是乾燥引起的,就應該滋潤腸道;如果是排便不暢引起的,就應該滑利腸道;總之,治療便秘的關鍵在於根據不同情況對症下藥。

3. 治法

一、風秘宜用 疏風順氣丸

二、氣秘宜用 六磨湯

三、熱秘宜用 調胃承氣湯加減 脾約丸

四、寒秘宜用 當歸四逆湯

五、濕熱秘宜用 檳榔丸 大黃飲子

六、血虛秘結宜用 五仁丸 通幽丸

七、血虛腸燥宜用 當歸潤燥湯

白話文:

一、如果是因為風邪引起的便秘,應該使用疏風順氣丸。

二、如果是因為氣機不順引起的便秘,應該使用六磨湯。

三、如果是因為熱邪引起的便秘,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,並根據情況加減藥物,或是使用脾約丸。

四、如果是因為寒邪引起的便秘,應該使用當歸四逆湯。

五、如果是因為濕熱引起的便秘,應該使用檳榔丸或是大黃飲子。

六、如果是因為血虛導致的便秘,應該使用五仁丸或是通幽丸。

七、如果是因為血虛導致腸道乾燥引起的便秘,應該使用當歸潤燥湯。

4. 治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