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毅

《醫方集宜》~ 卷之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)

1. 通用五蒸湯

人參、知母、黃芩、生地黃、甘草、乾葛、石膏、茯苓、竹葉、糯米

○實熱加 黃連、黃柏、大黃

○虛熱加 秦艽、柴胡、鱉甲

[五臟]

○肺蒸鼻乾加 麥門冬、天門冬、烏梅、紫菀

大腸蒸右鼻孔干加 大黃、朴硝

皮蒸舌白加 桑皮、石膏

膚蒸嗜睡加 牡丹皮

氣蒸喘急遍身氣熱加 人參、山梔子

○心蒸舌乾加 黃連、生地黃

小腸蒸下唇焦加 木通、生地黃、赤茯苓

血蒸發焦加 當歸、生地黃、童便

脈蒸唾白浪語加 當歸、生地黃

○脾蒸唇焦加 苦參、芍藥

胃蒸舌下痛加 糯米、石膏、大黃、朴硝、乾葛

肉蒸食無味而嘔煩躁不安加 芍藥

○肝蒸眼黑加 川芎、當歸、前胡

膽蒸眼色白加 柴胡、栝蔞

筋蒸甲焦加 當歸、川芎

三焦蒸作寒作熱加 石膏、竹葉

○腎蒸兩耳焦加 生地黃、石膏、知母、黃柏

膀胱蒸右耳焦加 澤瀉、茯苓、滑石

腦蒸頭眩熱悶加 生地黃、防風、羌活

白話文:

通用五蒸湯

基本藥材包含:人參、知母、黃芩、生地黃、甘草、乾葛、石膏、茯苓、竹葉、糯米。

若為實熱體質,可額外加入黃連、黃柏、大黃。

若為虛熱體質,可額外加入秦艽、柴胡、鱉甲。

針對不同臟腑的狀況調整:

  • 肺部熱盛導致鼻腔乾燥,可加入麥門冬、天門冬、烏梅、紫菀。

大腸

  • 大腸熱盛導致右側鼻孔乾燥,可加入大黃、朴硝。

皮膚

  • 皮膚熱盛導致舌苔發白,可加入桑白皮、石膏。
  • 皮膚熱盛導致嗜睡,可加入牡丹皮。

  • 氣分熱盛導致喘氣急促、全身發熱,可加入人參、山梔子。

  • 心部熱盛導致舌頭乾燥,可加入黃連、生地黃。

小腸

  • 小腸熱盛導致下唇乾裂,可加入木通、生地黃、赤茯苓。

  • 血分熱盛導致頭髮焦枯,可加入當歸、生地黃、童便(男童小便)。
  • 血分熱盛導致說話不清、胡言亂語、口中流白沫,可加入當歸、生地黃。

  • 脾部熱盛導致嘴唇乾裂,可加入苦參、芍藥。

  • 胃部熱盛導致舌下疼痛,可加入糯米、石膏、大黃、朴硝、乾葛。
  • 肌肉熱盛導致食慾不振、噁心、煩躁不安,可加入芍藥。

  • 肝部熱盛導致眼睛發黑,可加入川芎、當歸、前胡。

  • 膽部熱盛導致眼白變黃,可加入柴胡、栝蔞。

  • 筋脈熱盛導致指甲乾焦,可加入當歸、川芎。

三焦

  • 三焦熱盛導致忽冷忽熱,可加入石膏、竹葉。

  • 腎部熱盛導致雙耳焦黑,可加入生地黃、石膏、知母、黃柏。

膀胱

  • 膀胱熱盛導致右耳焦黑,可加入澤瀉、茯苓、滑石。

  • 腦部熱盛導致頭暈、頭脹發熱,可加入生地黃、防風、羌活。

2. 五蒸湯

治五臟蒸熱

生地、黃連(治心蒸)、柴胡、當歸(治肝蒸)、白芍、黃耆(治脾蒸)、天門冬、麥門冬(治肺蒸)、炒黃柏、知母(治腎蒸)、鱉甲(醋炙)、地骨皮(治骨蒸)

白水煎

白話文:

治療五臟因虛熱引起的發熱:

生地黃、黃連(治療心臟虛熱)、柴胡、當歸(治療肝臟虛熱)、白芍、黃耆(治療脾臟虛熱)、天門冬、麥門冬(治療肺臟虛熱)、炒過的黃柏、知母(治療腎臟虛熱)、用醋炙過的鱉甲、地骨皮(治療骨蒸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