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毅

《醫方集宜》~ 卷之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2)

1. 滋陰補腎丸

治同加味虎潛丸

黃柏(酒炒) 菟絲子(酒煮炒) 熟地黃(酒浸) 牛膝 龜板(酥炙) 虎骨(酥炙) 知母(鹽水炒) 芍藥 白朮 山藥 當歸 枸杞子(各三兩) 人參 黃耆 鎖陽(酥炙) 破故紙(炒) 杜仲(炒去絲) 陳皮(各二兩)

為末蜜或酒丸如桐子大,每服六十丸,空心淡鹽湯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是治療和加味虎潛丸類似病症的。

藥材包含:

黃柏(用酒炒過)、菟絲子(用酒煮過再炒過)、熟地黃(用酒浸泡過)、牛膝、龜板(用酥油炙過)、虎骨(用酥油炙過)、知母(用鹽水炒過)、芍藥、白朮、山藥、當歸、枸杞子(每樣各三兩),以及人參、黃耆、鎖陽(用酥油炙過)、破故紙(炒過)、杜仲(炒過並去除絲狀物)、陳皮(每樣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然後用蜂蜜或酒調製成藥丸,大小像桐子(梧桐子)一般。每次服用六十丸,在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。

2. 鹿茸大補湯

治同人參膏

鹿茸、黃耆、肉蓯蓉、杜仲、白茯苓、當歸、芍藥、陳皮、附子、肉桂、五味子、石斛、白朮、半夏、人參、甘草、熟地黃

水二鍾、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服。

白話文:

鹿茸大補湯

這個藥方跟人參膏的功效類似,可以治療因身體虛弱而導致的各種症狀。

藥材包括:鹿茸、黃耆、肉蓯蓉、杜仲、白茯苓、當歸、芍藥、陳皮、附子、肉桂、五味子、石斛、白朮、半夏、人參、甘草、熟地黃。

做法是:用兩碗水,加入三片薑、一顆紅棗,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3. 大建中湯

治同上

黃耆、附子、地骨皮、鹿茸、石斛、人參、當歸、芍藥、續斷、川芎、甘草、小草
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一枚,煎服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同前述。

使用黃耆、附子、地骨皮、鹿茸、石斛、人參、當歸、芍藥、續斷、川芎、甘草、小草這些藥材。

加入兩碗水,放入生薑三片,紅棗一顆,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4. 人參養榮湯

治損傷心血驚怖心跳

人參、當歸、陳皮、黃耆、桂心、白朮、甘草、芍藥、熟地黃、茯苓、五味子、遠志(去心),水二鍾,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損傷心血,導致驚嚇恐懼、心悸心跳的狀況。

藥材包含:人參、當歸、陳皮、黃耆、桂心、白朮、甘草、芍藥、熟地黃、茯苓、五味子、遠志(去除中心的芯)。

使用方法是: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,放入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,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5. 天王補心丹

治同上

人參(五錢) 當歸(一兩) 五味子(一兩) 麥門冬(去心一兩) 天門冬(去心一兩) 柏子仁(一兩) 酸棗仁(一兩) 白茯苓(五錢) 玄參(五錢) 丹參(五錢) 桔梗(五錢) 遠志(去心五錢) 生地黃(四兩)

為末蜜丸如彈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一丸,臨臥燈心湯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也跟上面提到的情況一樣(指前面的描述,這裡省略)。

使用人參(五錢)、當歸(一兩)、五味子(一兩)、麥門冬(去除內心,一兩)、天門冬(去除內心,一兩)、柏子仁(一兩)、酸棗仁(一兩)、白茯苓(五錢)、玄參(五錢)、丹參(五錢)、桔梗(五錢)、遠志(去除內心,五錢)、生地黃(四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製成如同彈珠大小的藥丸,外層裹上硃砂。每次服用一丸,在睡前用燈心草煮的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