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盤腸似內釣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盤腸似內釣
病證名,首見於《幼科發揮》。此症多發於小兒,因腸腑嬌嫩,突受寒邪侵襲,氣機凝滯所致。臨床表現為突發性腹痛,患兒乾啼不止,額上汗出,甚則屈腰蜷臥,手足不溫,面色青白。其病機與「內釣」(小兒驚風證候之一)有相似之處,故稱「盤腸似內釣」。
病因病機
小兒臟腑柔弱,腸道氣血未充,若外感寒邪,或乳食不節,寒凝氣滯,導致腸道攣急,氣機不通,發為疼痛。寒性收引,故見腹痛劇烈;氣機阻滯,陽氣不達四末,故手足厥冷;寒邪內迫,津液外泄,則額汗淋漓。
治法
以溫散寒邪、行氣止痛為主,可選用《幼科發揮》所載金釣子散加減。方中常配伍木香、茴香、烏藥等辛溫行氣之品,以疏暢腸道氣機;佐以乾薑、肉桂等溫裏散寒,使寒邪得解,氣血調和。若兼有乳食積滯,可酌加山楂、麥芽以消導和中。
鑒別診斷
需與「內釣」區別:內釣多因肝風內動,症見驚搐、角弓反張;而盤腸似內釣以腸道氣機阻滯為主,無抽搐之象。此外,亦當與「蟲積腹痛」辨別,後者常見齘齒、嗜異食等蟲證特徵。
補充說明
此證屬中醫「小兒腹痛」範疇,歷代醫家強調「寒」為關鍵病邪,治療時需注重溫通,避免過用苦寒攻伐之劑,以免損傷小兒陽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