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盤舌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盤舌癰
病名
盤舌癰屬中醫舌癰之一,以舌體腫脹堅硬、疼痛難忍、言語不利、飲食難嚥為主要特徵。此病名見載於清代醫家趙濂所著《醫門補要》,書中描述:「滿舌腫硬,難於語言進食為盤舌癰。」指出其臨床表現以舌體全面腫硬,妨礙功能為特點。
病因病機
本病多因心火上炎所致。中醫認為「舌為心之苗」,心火亢盛,循經上灼於舌,則氣血壅滯,化熱成癰。此外,若兼夾脾胃積熱或外感熱毒,火熱之邪燔灼津液,煉液為痰,痰熱互結於舌絡,亦可加重腫硬疼痛之症。
辨證論治
-
心火亢盛證
- 主症:舌體紅腫灼痛,表面或有潰點,伴心煩口渴、小便短赤、脈數。
- 治法:清心瀉火、涼血解毒。
- 方藥:犀角地黃湯(現多以水牛角代犀角)加減,可酌加黃連、連翹、梔子等增強清心之力;若熱毒熾盛,可配合黃連解毒湯。
-
痰熱壅結證
- 主症:舌腫硬甚,脹滿口內,痰涎黏稠,或有黃苔,脈滑數。
- 治法:清熱化痰、散結消癰。
- 方藥:涼膈散合消瘰丸加減,佐以浙貝母、瓜蔞仁等化痰散結。
外治法
- 針刺放血:於舌尖或腫脹處點刺出血,以瀉熱解毒。
- 漱口方:以銀花、甘草煎湯漱口,清熱解毒。
相關鑑別
需與木舌(舌體僵硬如木,多因風痰阻絡)、舌疔(局部癰腫突起,毒聚一處)等病症區分。盤舌癰特徵在於全舌瀰漫性腫硬,病位較深,與單純局部癰腫不同。
古籍補充
《瘍醫大全》提及:「舌癰初起,舌赤腫大,必先瀉心火。」強調心火為本病關鍵,治療當以清心為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