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皮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皮部是指人體表皮膚按照十二經脈的分佈劃分成十二個部位。根據《素問.皮部論》中的記載:「想要了解皮部,只要按照經脈的分佈就可以了,所有經脈都一樣。」也就是說,十二經脈在體表上的分佈就是十二個皮部。

具體而言,十二皮部分別為:

  • 太陽皮部:位於頭面、上肢外側和胸背部。
  • 陽明皮部:位於上肢內側和胸腹部。
  • 少陽皮部:位於上肢外側和胸背部。
  • 太陰皮部:位於下肢內側、腹股溝和陰部。
  • 少陰皮部:位於下肢內側、腹股溝和陰部。
  • 厥陰皮部:位於下肢外側和背部。

皮部是經絡循行的地方,同時也是針灸治療的重要區域。通過針灸刺激皮部,可以調節經絡的功能,疏通氣血,並且有助於平衡陰陽,去除病邪。

在臨床實踐上,皮部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、神經系統疾病和內臟疾病等症狀。例如,針灸治療頭痛、眼睛紅腫痛和喉嚨腫痛等問題時,常常選擇太陽皮部;針灸治療胸痛、腹痛和腹瀉等問題時,常常選擇陽明皮部;針灸治療脅痛、嘔吐和打嗝等問題時,常常選擇少陽皮部;針灸治療腹脹、便祕和尿失禁等問題時,常常選擇太陰皮部;針灸治療腰痛、腿痛和下肢麻木等問題時,常常選擇少陰皮部;針灸治療背痛、肩痛和上肢麻木等問題時,常常選擇厥陰皮部。

總之,皮部作為人體經絡的一部分,在中醫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,針灸治療時要注意選擇適當的皮部進行刺激,以達到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