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皮翻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皮翻證

病名
皮翻證,又稱「眼胞翻」,屬中醫外科病症之一,記載於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。其特徵為眼瞼外翻,狀如舌舐唇之態,多因眼胞腫脹、睫毛緊縮所致。此證主要由胃經氣血瘀滯所引發,小兒患者較為常見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胃經積熱:脾胃為後天之本,胃經循行於面部,若脾胃積熱,熱邪上攻,燻灼眼胞,導致氣血壅滯,眼瞼腫脹而外翻。
  2. 氣滯血瘀:情志不暢或外感風熱,致使經絡阻滯,氣血運行不暢,眼瞼失養,形成外翻。
  3. 外傷或先天因素:部分患者或因外傷損及眼瞼,或先天稟賦不足,眼胞肌肉弛緩,亦可能誘發此證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眼瞼外翻,形如舌舐唇,嚴重者眼瞼不能閉合。
  • 患處或見紅腫熱痛,甚則角膜暴露,日久恐生翳障。
  • 小兒患者多伴脾胃濕熱之象,如口臭、便秘、舌紅苔黃等。

治療方法

  1. 內治法

    • 瀉黃散:主瀉脾胃伏火,方中藿香、梔子、石膏、甘草等配伍,清熱化濕,調和氣血。
    • 活血化瘀:若氣滯血瘀明顯,可加桃仁、紅花、當歸等活血通絡之品。
    • 調理脾胃:輔以健脾消導藥,如白朮、茯苓、山楂等,以固本清源。
  2. 外治法

    • 針灸:取足陽明胃經穴位,如四白、承泣、足三里等,以疏通經氣。
    • 手術矯正:若藥物治療無效,或外翻嚴重者,需以手術復位眼瞼,古籍稱「手法整復」。

相關病症
此證與「風牽瞼出」相似,然風牽瞼出多因風邪客於眼胞,牽扯眼瞼所致,治法以祛風通絡為主,可參考《銀海精微》等眼科專著。

總結
皮翻證以胃經氣血瘀滯為本,治療首重清熱瀉火、活血通絡,配合外治或手術以達標本兼治之效。歷代醫家強調脾胃調理,尤適用於小兒脾胃濕熱之體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