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病是指脾臟出現各種病症。《內經》中曾提及脾風、脾熱、脾瘧、脾咳、太陰嘔吐、泄瀉、脾脹、脾疸、脾痹、脾心痛、太陰腰痛、脾疝等病症,後世的臨床文獻有更多的補充。

脾臟是人體的後天之本,主要負責運化功能,調節血液循環,主管肌肉和四肢,並開竅於口,吸收飲食中的養分供應給五臟和全身各部,可以說是生命的生化之源。過去人們認為,飲食疲勞或外邪影響都會損傷脾臟,疾病機轉主要是脾臟運化功能減退、水濕無法消化,或脾氣虛衰、中氣下陷,或脾臟失去統攝等常見情況。在臨床上需要區分虛實寒熱以確定治療方法。

《素問.臟氣法時論》中記載:「脾病者,身體感到重,常感到飢餓,肌肉萎縮,腳不容易收回,行走時容易跛行,腳底下感到痛,虛寒之時腹部脹滿並伴有腸鳴聲,食物消化不良,容易拉肚子。」

《難經.十六難》中記載:「假設得脾脈,其外觀呈現黃色,常嗝氣、反花思考、對食物的味道敏感;其內部也有特徵,比如臍部有搏動的感覺,按壓時會感到疼痛,病情表現為腹部脹滿、食物消化不良、身體感到沉重、關節疼痛、懶散喜歡躺著,四肢無力。」

《太平聖惠方.脾臟論》中記載:「脾臟如果虛弱,會產生寒冷感,寒氣會使陰氣積聚,這時會感到心腹脹滿、水谷不消化,喜歡嗝氣、吞食酸味,進食之後容易嘔吐,氣反逆、急性腹痛、腸鳴,有時會出現腹瀉,四肢覺得沈重,經常憂慮,不喜歡聽到別人的聲音,經常食量不足,脈搏虛弱而沉細的話,這是脾臟虛弱的證據。」

同樣地:「如果脾臟病變導致熱氣生成,會使陽氣增強,這時會感到心胸煩悶,嘴脣乾燥,身體發熱,頰部疼痛,身體無法轉側,說話聲音沉重而心急,喉嚨疼痛並有咽喉不利的情況,舌頭略微腫脹且覺得強烈疼痛,口腔內出現潰瘍,腹部或脅部脹滿,無法舒適地躺下休息,夢中多見歌唱舞蹈,四肢無力,脈搏緊張有力的話,這是脾臟實證的表現。」

李時珍將脾病分為本病和標病。他說:「脾臟是土屬性的主宰智慧,是萬物的母親......本病包括各種濕氣腫脹、胸腹滿、噯氣、大小便閉塞、黃疸、痰飲、嘔吐、霍亂、心腹痛、飲食不消化;標病則表現為身體浮腫沉重,喜歡臥床,四肢無力舉起,舌頭強烈疼痛,大腳趾不能活動,九個孔道(blocked nine holes),各種痙攣症狀。」(《本草綱目.臟腑虛實標本用藥》)

沈金鰲指出治療脾病的方法,「要使三焦氣機流通暢通,則土能濕潤並上升,不用擔心乾燥;如此火氣就不會引起疾病,土的功能將健康運行,也無需擔心濕氣,同時水氣也不會引起疾病。」(見《雜病源流犀燭.脾病源流》)

因此,治療脾病固然方法多樣,但主要是以健脾利濕、補益中氣、溫暖陽氣、提升陽氣攝血為常用治療方法。常使用的方劑包括四君子湯、六君子湯、參苓白朮散、補中益氣湯、大建中湯、楊氏還少丸、五苓散、胃苓湯、實脾飲等。有關脾病的相關信息請參考其他相關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