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不主時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不主時是指脾臟不主宰某一時令,而是在四時之中各主十八天。

根據五行理論,五臟配五行,肝、心、肺、腎分別主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。脾臟屬土,旺於每季後十八天,不獨主四時之一,故曰脾不主時。《素問.太陰陽明論》:「脾不主時何也?岐伯曰:脾者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時長四臟,各十八日寄治,不得獨主於時也。」

脾不主時是由於脾臟的特性決定的。脾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,主要功能是運化水谷,將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化為人體所需的各種物質,並將其輸送到全身各處。脾臟還具有統攝血液、運化水液、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。

脾臟的功能與四時密切相關。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,肝氣旺盛,脾胃功能也較強。夏天是陽氣最盛的季節,心火旺盛,脾胃功能相對較弱。秋天是收穫的季節,肺氣旺盛,脾胃功能也較強。冬天是萬物收藏的季節,腎氣旺盛,脾胃功能相對較弱。

脾臟在四時之中各主十八天,是由於脾臟的功能與四時的變化相適應。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,脾胃功能較強,所以脾臟在春天主宰十八天。夏天是陽氣最盛的季節,心火旺盛,脾胃功能相對較弱,所以脾臟在夏天只主宰十八天。秋天是收穫的季節,肺氣旺盛,脾胃功能也較強,所以脾臟在秋天主宰十八天。冬天是萬物收藏的季節,腎氣旺盛,脾胃功能相對較弱,所以脾臟在冬天只主宰十八天。

脾不主時是脾臟的正常生理現象,是由於脾臟的功能與四時的變化相適應。脾臟在四時之中各主十八天,有助於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