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疳,又名疳積、食疳、奶疳、肥疳。是小兒脾胃虛弱,飲食不消化,積滯成疳的一種病症。

脾疳的症狀主要有:面黃身熱,腹脹肚大,好吃泥土,水谷不消,泄下酸臭,困睡,減食,消瘦。

脾疳的病因主要是由於喂養不當,引起脾胃虛損,營養不良。

脾疳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調理脾胃,用保和丸加味。

如果病情久治不愈,日見羸瘦,面色萎黃,胸膈壅悶,肝腹脹大,乳食不多,經常腹瀉,大便酸臭,神倦體乏,懶言少動,則疳積已成。此時應以消疳健脾為治,可用肥兒丸、參苓白術散加減。

脾疳的預防方法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,不要給小兒吃過多的甜食和油膩食物,要讓小兒多吃蔬菜和水果,以增強脾胃功能。

脾疳是小兒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影響小兒的健康成長。因此,家長們要注意小兒的飲食和衛生,一旦發現小兒有脾疳的症狀,要及時帶小兒去醫院就診。

脾疳的古籍記載:

《古今醫鑒》:「疳在脾,則面黃身熱,腹脹肚大,好吃泥土,水谷不消,泄下酸臭,困睡,減食,消瘦。」

《證治準繩》:「積為疳之母,所以有積不治,乃成疳候。」

《醫學心悟》:「小兒疳積,多由脾胃虛弱,飲食不消化,積滯成疳。其症見面黃身熱,腹脹肚大,好吃泥土,大便時干時稀,睡眠不安,多汗,齘齒,愛俯卧。治宜調理脾胃,用保和丸加味。」

《幼科推拿秘書》:「小兒疳積,多因脾胃虛弱,飲食不消化,積滯成疳。其症見面黃身熱,腹脹肚大,好吃泥土,大便時干時稀,睡眠不安,多汗,齘齒,愛俯卧。治宜調理脾胃,用保和丸加味。如病久不愈,日見羸瘦,面色萎黃,胸膈壅悶,肝腹脹大,乳食不多,經常腹瀉,大便酸臭,神倦體乏,懶言少動,疳積已成。此時應以消疳健脾為治,可用肥兒丸、參苓白術散加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