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疳積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疳積

病證名。出《幼科證治準繩》。指兩脅間有塊如石,按之則痛,伴面黃肌瘦。多因平素營血俱虛,外感風寒,內傷乳食,滯久而致肝脾氣滯血瘀而成。治宜利氣活血,疏肝理脾。用柴胡、青皮、枳殼、鱉甲、當歸、赤芍藥、五靈脂、蒲黃、茜草、地龍、雞內金等。

脾疳積,又稱脾疳,是小兒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。多見於1歲以下的嬰幼兒,以脾胃虛弱、食積不化、肝脾氣滯血瘀為主要病機。臨床表現為兩脅間有塊如石,按之則痛,伴有面黃肌瘦、食慾不振、大便不暢等症狀。

病因與發病機制

脾疳積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先天稟賦不足:脾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,其功能正常與否,直接影響到小兒的健康。如果先天脾胃虛弱,則消化功能較差,食物難以消化吸收,容易形成食積。
  • 後天飲食不當:小兒的消化功能較弱,如果飲食不當,如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食物,容易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形成食積。
  • 外感風寒:小兒的抵抗力較弱,如果受涼感冒,風寒之邪侵襲人體,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,形成食積。
  • 內傷乳食:小兒的消化功能較弱,如果過食乳食,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形成食積。

治療和預防

脾疳積的治療,以利氣活血、疏肝理脾為主。常用中藥有柴胡、青皮、枳殼、鱉甲、當歸、赤芍藥、五靈脂、蒲黃、茜草、地龍、雞內金等。

脾疳積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食物。
  • 注意天氣變化,避免受涼感冒。
  •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做到定時定量、少食多餐。
  •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

脾疳積是小兒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,影響小兒的健康成長。因此,家長們要注意小兒的飲食和生活習慣,做好預防工作,一旦發現小兒有脾疳積的症狀,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