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黃,又稱脾疸,是指由於脾臟功能失調,導致膽汁鬱積,從而引起的黃疸。其主要症狀為全身皮膚、黏膜、鞏膜、尿液、糞便等均呈現黃色,並伴有發熱、食欲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痛、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
脾黃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• 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導致脾失健運,運化失常,膽汁鬱積而發病。
  • 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橫逆犯脾,導致脾失健運,膽汁鬱積而發病。
  • 外感六淫,邪毒侵襲,阻遏脾胃,導致脾失健運,膽汁鬱積而發病。
  • 久病體虛,脾氣虛弱,運化失常,膽汁鬱積而發病。

脾黃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• 清熱利濕,解毒退黃。常用方藥有茵陳蒿湯、龍膽瀉肝湯、大黃黃連瀉肝湯等。
  • 健脾益氣,疏肝理氣。常用方藥有四君子湯、香砂六君子湯、柴胡疏肝散等。
  • 扶正固本,培土生金。常用方藥有人參養榮湯、黃芪建中湯等。

脾黃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

脾黃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但如果治療及時,預後一般良好。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或治療方法不當,則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脾黃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