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積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脾積,又名痞氣,是五積之一。出自《難經·五十五難》。《脈經·平五臟積聚脈證》中說:「診得脾積,脈浮大而長,飢則減,飲則見,(月真)起與谷爭減,心下纍纍如桃李起,見於外,腹滿嘔泄,腸鳴,四肢重,足脛腫厥,不能卧,是主肌肉損,其色黃。」王肯堂主張用七氣湯下紅丸子,兼吞痞氣丸(見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)。
脾積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脾失健運,水濕停聚,形成脾積。
2.情志不遂,憂思惱怒,肝氣鬱結,橫逆犯脾,脾失健運,水濕停聚,形成脾積。
3.脾虛失運,脾主運化,脾虛則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形成脾積。
脾積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腹脹,腹部脹滿,按之不痛,或有輕微壓痛。
2.嘔吐,反酸水,或嘔吐清水。
3.大便溏薄,或便秘。
4.四肢沉重,乏力。
5.面色萎黃,舌淡苔白,脈濡緩。
脾積的治療,以健脾利濕為主。可用四君子湯加減。方中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健脾益氣;澤瀉、白術利濕消腫;陳皮理氣和胃。若有嘔吐,可加半夏、生薑、大棗;若有腹痛,可加木香、砂仁;若有便秘,可加大黃、芒硝;若有水腫,可加豬苓、澤瀉、茯苓皮。
脾積的預防,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飲食有節,不吃生冷肥甘厚味,以免損傷脾胃。
2.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志不遂。
3.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,提高脾胃功能。
4.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