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經失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經放血療法的詳細解釋

脾經放血療法是一種以傳統中醫經絡理論為基礎的治療方法,通過針刺脾經相關穴位並放出少量瘀血,達到疏通經絡、調理脾胃功能和祛濕化瘀的目的。該療法適合於氣血瘀滯、濕氣盛或脾虛濕困等病症。


一、脾經放血療法的功效

  1. 疏通經絡,調理脾胃

    • 促進脾經氣血運行,改善脾胃功能,緩解消化不良、腹脹等問題。
  2. 祛瘀通絡

    • 通過放血排出瘀滯之血,改善血液循環,緩解局部疼痛。
  3. 祛濕化濁

    • 調節水濕代謝,緩解水腫、痰濕等濕氣盛的症狀。
  4. 清熱解毒

    • 放血療法具有散瘀解毒作用,可幫助緩解體內濕熱或熱毒症狀。
  5. 調節氣血

    • 針對氣滯血瘀、血脈不暢的病症有調節作用,改善疲倦乏力。
  6. 緩解痛經,調節情志

    • 通過疏通脾經,緩解痛經、月經不調及因脾虛引起的情志低落。

二、脾經放血的常用穴位清單

以下是適合放血療法的脾經穴位,根據病症選擇施術:

  1. 隱白(SP1)

    • 功效:調理脾胃、止血、清熱。
    • 位置:大腳趾內側趾甲角旁0.1寸。
  2. 大都(SP2)

    • 功效:健脾助運、清熱消腫。
    • 位置:足內側,第一跖趾關節前下方,赤白肉際處。
  3. 太白(SP3)

    • 功效:健脾益氣、疏通經絡。
    • 位置:第一跖骨基底部內側凹陷處。
  4. 三陰交(SP6)

    • 功效:健脾、調經、化濕。
    • 位置: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後方。
  5. 陰陵泉(SP9)

    • 功效:利濕通絡、清熱化濕。
    • 位置: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處。
  6. 地機(SP8)

    • 功效:祛濕化瘀、調經止痛。
    • 位置:陰陵泉穴下方約3寸,脛骨內側緣處。

三、操作方法

1. 準備工作

  • 工具:三棱針、消毒棉、酒精或碘伏、止血棉球。
  • 環境:保持操作環境清潔,避免感染。
  • 患者準備:患者取舒適體位,保持放鬆。

2. 操作步驟

  1. 選擇穴位

    • 根據病症選擇相應的脾經穴位,如隱白、三陰交等。
    • 用經絡圖確認穴位準確位置。
  2. 消毒

    • 使用酒精或碘伏充分消毒穴位周圍皮膚。
  3. 針刺放血

    • 使用三棱針快速刺破皮膚表層,深度以引出少量血液為宜。
    • 可輕輕擠壓穴位,使瘀血排出。
  4. 止血處理

    • 放血後用消毒棉按壓針刺部位,止血並防止感染。
  5. 清理和觀察

    • 清理局部皮膚,觀察患者反應,確保無不適。

3. 療程安排

  • 一般每週進行1-2次,根據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調整。
  • 放血療程以5-10次為一個周期。

四、注意事項

1. 適用人群

  • 適合氣滯血瘀、脾虛濕困、水腫、消化不良等患者。
  • 婦科病(如月經不調、痛經)和痰濕體質者可酌情使用。

2. 禁忌人群

  • 孕婦禁用:特別是三陰交、隱白等穴位,以免引發宮縮。
  • 出血性疾病患者:如血友病、凝血功能障礙者不宜放血。
  • 體虛過度者:如極度貧血或虛弱患者,避免放血。
  • 皮膚損傷或感染部位:局部有潰瘍、炎症或皮膚病者禁用。

3. 操作安全

  • 嚴格消毒:防止交叉感染,工具應高溫消毒或一次性使用。
  • 針刺深淺適宜:刺入深度應控制在表皮層,避免損傷深層組織。
  • 觀察患者反應:若患者感到不適(如頭暈、冷汗),應立即停止操作並妥善處理。

4. 放血後護理

  • 避免感染:放血後保持局部清潔,避免用手觸摸針孔。
  • 飲食調理:放血後適當補充溫熱食物,如紅棗、薑茶等,促進氣血恢復。
  • 避免劇烈活動:放血後短時間內避免過度疲勞或劇烈運動。

5. 特殊情況處理

  • 瘀血量:放血量應控制適中,過多會導致氣血耗損。
  • 局部紅腫或不適:若放血部位出現異常(如紅腫、感染),應立即就醫。

五、適用範圍

  1. 脾胃疾病:如消化不良、腹脹、食慾不振、便秘。
  2. 濕氣相關病症:如水腫、痰濕、頭重困倦。
  3. 氣滯血瘀病症: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經行腹痛。
  4. 情志問題:如焦慮、抑鬱、情緒低落。
  5. 慢性疲勞或亞健康狀態:如乏力、免疫力低下。

脾經放血療法是一種針對性強的治療方法,對於疏通脾經、祛濕化濁有顯著效果。此法操作需專業人員進行,注意嚴格遵守消毒程序和安全措施,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靈活應用,以發揮最佳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