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熱多涎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脾熱多涎,病證名。指脾經風熱上壅而多涎。
《太平聖惠方》卷八十九:「兒多涎者,風熱壅結,在於脾臟,積聚成涎也。若涎多,即乳食不下,涎沫結實,而生壯熱也。」
治宜清脾泄熱,方用瀉黃散。
瀉黃散組成:
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山梔、大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。
用法:上八味,粗搗篩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。
功效:清熱瀉火,燥濕化痰。
主治:脾熱多涎,乳食不下,涎沫結實,壯熱煩躁。
脾熱多涎的病因病機是脾經風熱上壅,導致脾臟積聚成涎。
脾熱多涎的臨床表現是多涎、乳食不下、涎沫結實、壯熱煩躁。
脾熱多涎的治療方法是清脾泄熱,方用瀉黃散。
瀉黃散具有清熱瀉火、燥濕化痰的功效,可以治療脾熱多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