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熱多涎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熱多涎是一種病證名,指的是脾經風熱上壅,導致脾臟積聚成涎,表現為涎水增多。這種病證在《太平聖惠方》中有記載,指出這種情況是由風熱壅結在脾臟造成的。如果涎水過多,就會影響乳食的消化吸收,形成涎沫結實,並產生壯熱等症狀。

治療脾熱多涎的方法是要清理脾臟中的熱毒,使之排出體外。可以使用瀉黃散進行治療,這方劑由幾種草藥組成,包括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山梔、大黃、白朮、茯苓和甘草。這八味草藥經過粗搗篩網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盞,煎煮六分鐘,去除渣滓後溫服。

瀉黃散主要功效是清熱瀉火,並能夠燥濕化痰。它可以有效治療脾熱多涎的病症,包括乳食不下、涎沫結實和壯熱煩躁等症狀。

總結來說,脾熱多涎是由脾臟中的風熱上壅導致的病證,可使用瀉黃散清熱瀉火治療,瀉黃散由多種草藥組成,具有清熱瀉火和燥濕化痰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