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熱痿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熱痿軟是一種病證名,由於膏梁積熱和濕熱傷脾所引起的痿弱症狀。膏梁指的是膏粱厚味的食物,食用過多容易積聚熱能傷害脾臟。濕熱是指濕氣和熱氣相互交蒸所產生的病理物質。脾臟主要負責運化功能,脾熱會導致運化功能紊亂,水濕停滯,長期下來會產生熱氣,損傷脾陽,導致肌肉營養不良,出現肌肉萎縮、無力、四肢不協調等痿弱症狀。

脾熱痿軟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症狀:

  1. 口乾口渴,脣焦齒燥:因為脾熱傷害津液,津液不足,可能出現口乾口渴和脣焦齒乾等症狀。
  2. 肌肉麻木,身體沉重不能轉側:由於脾熱損傷肌肉,肌肉失去營養,可能出現肌肉麻木和身體沉重不能轉側等症狀。
  3. 脈搏緩慢,無法動彈:由於脾熱損傷脾陽,氣血運行不暢,可能出現脈搏緩慢和無法動彈等症狀。

治療脾熱痿軟的重點在於清熱化濕。對於濕熱嚴重者,可以使用梔連平胃散、梔連二陳湯;對於膏粱積熱者,可以選用川連枳殼湯或瀉黃散作為治療。

預防脾熱痿軟的主要方法是調節飲食,不宜過多食用膏梁厚味的食物,以免積聚熱氣傷害脾臟。此外,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,以免激起肝火上炎,加劇脾熱症狀。同時,要注意工作與休息的平衡,避免過度勞累,以免損傷脾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