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失健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脾失健運,中醫名詞,指脾運化功能失常的病機。脾主運化,脾陽虛則運化失職,不能升清。輕則出現腹脹納獃、腸鳴、泄瀉等消化不良症狀;久則面黃肌瘦,四肢無力;若水濕困阻則四肢浮腫,或水泛成痰成飲。治以健脾為主。
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:“脾主運化,脾陽虛則運化失職,不能升清。”《金匱要略·痰飲咳嗽病脈證治》:“脾虛不能運化,水濕內停,則成痰飲。”《醫宗金鑒·雜病心法要訣》:“脾主運化,脾虛則運化失職,不能升清,則見腹脹納獃、腸鳴、泄瀉等消化不良症狀;久則面黃肌瘦,四肢無力;若水濕困阻則四肢浮腫,或水泛成痰成飲。”
脾失健運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消化不良:患者常常表現為腹脹、納呆、食欲不振、噯氣、反酸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
- 腹瀉:患者常常表現為腹瀉,大便稀薄、色黃、無臭,或伴有黏液、血絲等。
- 水腫:患者常常表現為四肢浮腫,或全身水腫。
- 面色萎黃:患者的面色常常表現為萎黃、無光澤。
- 肌肉鬆軟:患者的肌肉常常表現為鬆軟無力。
- 精神不振:患者常常表現為精神不振、疲倦乏力。
脾失健運的治療,以健脾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: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扁豆、薏苡仁、陳皮、香附、甘草等。
脾失健運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飲食宜清淡,不宜吃油膩、生冷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脾失健運是中醫常見的病症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