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死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死

脾死,脈象名。指脾髒的死脈,脈象堅硬無柔和之象,快慢不均,平至不鼓。《素問.平人氣象論》:「死脾脈來,銳堅如鳥喙,如鳥之距,如屋之漏,如水之流,曰脾死。」

脾死的臨床表現為:

  • 脈象堅硬無柔和之象,快慢不均,平至不鼓。
  • 面色萎黃,精神不振,食欲不振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長
  • 舌淡苔白,脈沉細弱。

脾死的病因多為脾虛,脾失健運所致。脾虛可導致水濕內停,痰濕互結,阻遏氣機,使脈象變得堅硬無柔和之象,快慢不均,平至不鼓。

脾死的治療應以健脾益氣、化痰利濕為主。可用四君子湯、六君子湯、參苓白朮散等方藥治療。

脾死的預後一般較好,但如果病情嚴重,治療不當,可導致脾虛更加嚴重,甚至出現脾不統血、脾不生血等症狀,危及生命。

脾死是一種嚴重的脾臟疾病,患者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