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死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脾死臟是指脾臟真氣已絕的脈象。輕按大堅,重按中空,或脈來搖蕩不定,突然中斷。
《金匱要略.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》中記載:「脾死臟,浮之大堅,按之如覆杯潔潔,狀如搖者,死。」
脾死臟的臨床表現為:
- 面色蒼白,氣短乏力,食欲不振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長。
- 脈象浮大而堅,按之中空,或脈來搖蕩不定,突然中斷。
脾死臟的病因多為脾臟受到風寒濕邪的侵襲,導致脾臟功能失調,脾氣虛弱,運化失常。
脾死臟的治療以扶正固本、健脾益氣為主。可用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等中藥治療。
脾死臟的預後較差,如果不能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脾臟功能衰竭,甚至死亡。
脾死臟的預防方法包括:
-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多吃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。
-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- 避免接觸風寒濕邪。
脾死臟是中醫學中一個重要的病症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