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陳延之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陳延之

陳延之,南北朝時期宋齊間著名醫家,具體籍貫不詳,然其醫術精湛,尤擅長治療傷寒及溫熱病證,並在婦科領域有所建樹。其醫學思想與臨床經驗主要載於所著《小品方》(又稱《經方小品》),原書雖已散佚,但部分內容散見於《千金方》、《外臺秘要》及日本《醫心方》等後世醫籍,近年日本更發現殘卷,僅存卷一,為研究中古醫學之珍貴文獻。

醫學貢獻與學術特色

  1. 傷寒與溫病治療
    陳延之於熱性疾病之診治頗具心得,尤其對溫熱病之治療,已初具「清熱解毒」、「滋陰生津」之雛,反映其對熱邪傷陰之深刻認識。例如,在溫病初期,主張以清解透邪為主;若熱盛傷津,則配合生地、麥冬等養陰之品,此思路與後世溫病學派「存得一分津液,便有一分生機」之理念相呼應。
  2. 婦科技術之創新
    在婦人科方面,陳延之記載了人工流產與助產等技術,顯示其對婦女生理及病理之深入觀察。此類記載不僅反映當時醫學技術之發展,亦為中醫婦科史之重要資料。
  3. 辨證論治之強調
    陳延之重視「辨證論治」,主張臨證需因時、因地、因人制宜,反對機械套用方藥。此思想體現於《小品方》中,書中方劑多註明適應證候與加減法,顯示其靈活運用經方之特點。

《小品方》之影響

《小品方》內容涵蓋內、外、婦、兒各科,其方劑簡要實用,唐代孫思邈《千金方》與王燾《外臺秘要》多引用其文,足見其影響力。書中部分方劑如「黃連解毒湯」等,至今仍為臨床常用。此外,其對溫病治法之探索,亦為後世溫病學派奠定基礎。

陳延之之學術成就,不僅反映南北朝時期中醫學之發展,更為後世醫家提供重要參考,堪稱中醫學史上承先啟後之關鍵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