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胃不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脾胃不和
脾胃不和,中醫病證名。以不思食,食而不易消化為主症。《明醫指掌》:「脾不和,則食不化;胃不和,則不思食。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。或吐,或瀉,或脹滿,或吞酸,或噯氣,或噁心,用治中湯。脾不和,不喜食而食不消者,枳縮二陳湯、枳術丸;胃不和者,平胃散。」
脾胃是消化系統的核心,脾主運化,胃主受納和腐熟,脾胃協調,則飲食得以消化吸收,營養輸布全身。若脾胃功能失調,則會出現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脾胃不和的病因多為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勞累過度等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。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食物,會損傷脾胃陽氣,導致脾胃不和;情志不遂,如長期抑鬱、焦慮、生氣等,會傷及脾胃,導致脾胃不和;勞累過度,會耗傷脾胃之氣,導致脾胃不和。
脾胃不和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、噯氣、噁心、嘔吐等。根據病情輕重,可分為以下幾種證型:
- 脾胃虛弱證: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、噯氣、乏力、倦怠等。
- 脾胃濕熱證: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、噯氣、噁心、嘔吐、大便黏膩、黃色等。
- 脾胃寒濕證: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、噯氣、噁心、嘔吐、大便稀溏、色白等。
- 脾胃氣滯證: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、噯氣、噁心、嘔吐、胸悶、心煩等。
- 脾胃熱盛證: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、噯氣、噁心、嘔吐、大便乾燥、色黃等。
脾胃不和的治療以調理脾胃為主,可根據不同證型,給予相應的治療方法。常用中藥有:
- 健脾益氣藥:如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甘草等。
- 消食化積藥:如陳皮、半夏、山楂、神曲等。
- 清熱利濕藥:如黃連、黃芩、白豆蔻、藿香等。
- 溫中散寒藥:如乾薑、附子、肉桂等。
- 行氣止痛藥:如香附、延胡索、川芎等。
脾胃不和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飲食宜清淡,少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不暴飲暴食,不吃過飽。
-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脾胃不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