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胃虛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胃虛弱,中醫名詞,指脾胃功能不足。脾胃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,脾主運化[1],胃主受納[2],脾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。脾胃虛弱[3]會導致消化功能下降,出現食欲不振[4]、腹脹[5]、腹瀉[6]等症狀。

脾胃虛弱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先天不足、後天失調、飲食不節等。先天不足是指由於遺傳因素導致脾胃功能不足。後天失調是指由於飲食不當、生活不規律等因素導致脾胃功能受損。飲食不節是指暴飲暴食、偏食、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會損傷脾胃。

脾胃虛弱的症狀主要有食欲不振、腹脹、腹瀉、大便溏薄、倦怠乏力、面色萎黃、舌淡苔白等。

脾胃虛弱的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、針灸治療等。飲食調理方面,要注意飲食清淡,少吃油膩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。藥物治療方面,可以使用健脾益氣消食化滯的藥物。針灸治療方面,可以使用脾胃經上的穴位行針灸治療。

脾胃虛弱的預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要清淡,少吃油膩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。
  2. 不暴飲暴食,不偏食、挑食。
  3. 規律作息,不要熬夜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情緒波動。

脾胃虛弱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不注意調理,會導致病情加重,影響健康。因此,如果出現脾胃虛弱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進行正規治療。

以下是《黃帝內經中關於脾胃虛弱的論述:

  • 脾胃虛弱的病因

「脾胃者,倉廩之官五味出焉。」脾胃是人體的消化器官,負責食物的消化吸收。脾胃虛弱,是指脾胃功能不足,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食物。脾胃虛弱的病因有很多,包括先天不足、後天失調等。

  • 脾胃虛弱的症狀

脾胃虛弱的症狀主要有食欲不振、腹脹、腹瀉、大便溏薄、倦怠乏力、面色萎黃、舌淡苔白等。

  • 脾胃虛弱的治療

脾胃虛弱的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、針灸治療等。飲食調理方面,要注意飲食清淡,少吃油膩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。藥物治療方面,可以使用健脾益氣、消食化滯的藥物。針灸治療方面,可以使用脾胃經上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。

  • 脾胃虛弱的預防

脾胃虛弱的預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要清淡,少吃油膩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。
  2. 不暴飲暴食,不偏食、挑食。
  3. 規律作息,不要熬夜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情緒波動。

脾胃虛弱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不注意調理,會導致病情加重,影響健康。因此,如果出現脾胃虛弱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進行正規治療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脾主運化 - A+醫學百科

  2. 胃主受纳_注解、胃主受纳是什么、脏象学说、中医学、针灸学、中医基础理论_医学百科

  3. 脾胃虛弱_百度百科

  4. 食欲不振 - A+医学百科

  5. 腹脹的護理措施是什麼? - 康途健康百科

  6. 腹瀉 - A+醫學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