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胃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胃鬱,病證名。鬱證之一。林佩琴謂:「脾胃鬱,氣鬱噦呃。《金匱》麥門冬湯加竹茹、丁香。」參見五臟鬱證條。

脾胃鬱是指由於飲食不節,情志不遂,或感受外邪,導致脾胃氣機郁滯,運化失常所引起的病證。臨床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滿,噯氣,呃逆,食欲不振,大便不爽,舌苔白膩,脈弦滑。

脾胃鬱的病因病機

脾胃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1.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陽氣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。 2.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橫逆犯脾,導致脾胃氣機郁滯。 3.感受外邪:外邪侵襲,阻遏脾胃陽氣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。

脾胃鬱的臨床表現

脾胃鬱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脘腹脹滿,噯氣,呃逆,食欲不振,大便不爽,舌苔白膩,脈弦滑。

脾胃鬱的診斷與鑑別診斷

脾胃鬱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脘腹脹滿,噯氣,呃逆,食欲不振,大便不爽,舌苔白膩,脈弦滑等。

脾胃鬱的鑑別診斷主要與以下幾種疾病相鑑別:

1.胃脘痛:胃脘痛的主要表現為胃脘部疼痛,可伴有噯氣,呃逆,食欲不振,大便不爽等。但胃脘痛的疼痛一般較為劇烈,且多有固定的部位,而脾胃鬱的脘腹脹滿則較為輕微,且部位不固定。 2.消化不良:消化不良的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,大便不爽,但一般無脘腹脹滿,噯氣,呃逆等症狀。 3.肝鬱脾虛:肝鬱脾虛的主要表現為胸脅脹滿,噯氣,食欲不振,大便不爽,舌苔白膩,脈弦滑。但肝鬱脾虛的患者常伴有情志抑鬱,胸脅脹滿較為明顯,而脾胃鬱的患者則多無情志抑鬱,脘腹脹滿較為輕微。

脾胃鬱的治療

脾胃鬱的治療以健脾和胃,理氣消脹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香砂六君子湯、保和丸、四君子湯等。

脾胃鬱的預防

脾胃鬱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1.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生冷肥甘厚味。 2.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志不遂。 3.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 4.注意衛生,避免外邪侵襲。

脾胃鬱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脾胃功能的損害,甚至引起其他疾病。因此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