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癇

脾癇是一種急性神志障礙的疾病,屬於五臟癇之一。多因飲食失節、饑飽勞役、痰蓄氣逆等原因引起。脾癇的臨床表現包括突然昏倒、四肢抽搐、口吐白沫、舌強直、目睛上翻、牙關緊閉、面色蒼白、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、血壓升高等症狀。

脾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失節:飲食不節,食用過多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之品,傷害脾胃,導致脾失健運,運化失常,痰濕內生,痰濁上擾清竅,進而引發脾癇。
  2. 饑飽勞役:過度飢餓或飽食,以及過度勞累,都可能損傷脾胃,使脾失健運,運化失常,痰濕內生,痰濁上擾清竅,進而引發脾癇。
  3. 痰蓄氣逆:由於脾虛痰盛,痰濁阻滯中焦,氣機升降失常,痰氣上逆,使清竅遭到阻塞,進而引發脾癇。
  4. 情志刺激:情緒不順,肝氣鬱結,導致肝失疏泄,脾失健運,運化失常,痰濕內生,痰濁上擾清竅,進而引發脾癇。

脾癇的治療以中醫中藥為主,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辨證施治。常用的方藥有:

  1. 半夏白朮天麻湯:主要用於脾虛痰盛、痰濁上擾清竅所致的脾癇。
  2. 柴胡桂枝湯:主要用於肝鬱脾虛、痰濁上擾清竅所致的脾癇。
  3. 蘇合香丸:主要用於痰熱壅盛、痰濁上擾清竅所致的脾癇。

脾癇的預後通常良好,但若治療不及時或病情嚴重,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。為了預防脾癇的發生,可採取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有節:飲食以清淡、易消化為主,避免食用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之品。
  2. 勞逸適度:適量工作和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:注意情緒調節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運動:適度運動,增強身體素質,提升免疫力。
  5. 定期體檢: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