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脾痟,又稱脾消,是一種消渴病的類型。《世醫得效方》中記載:「脾痟之證,飲食入腹,如湯澆雪,隨小便而出,落於溷僻溝渠中,皆旋結如白脂,肌膚日益消瘦,……精神恍惚,口舌焦乾;或陽強興盛,不交而泄。」
脾痟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脾虛,二是飲食不節。脾虛則運化失常,水液不能正常吸收和輸布,從而出現小便頻數、尿量多、尿色清白等症狀。飲食不節則會加重脾胃負擔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從而出現消渴、腹脹、便溏等症狀。
脾痟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健脾益氣:可以使用黃芪、白術、茯苓等中藥,以增強脾胃功能,改善消化吸收。
- 清熱利濕:可以使用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等中藥,以清除體內的熱毒和濕邪。
- 養陰生津:可以使用沙參、麥冬、天冬等中藥,以滋陰潤燥,改善口乾舌燥等症狀。
脾痟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飲食有節:不吃過於油膩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,以免加重脾胃負擔。
- 適量運動:可以增強脾胃功能,改善消化吸收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:情緒不佳會影響脾胃功能,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情。
脾痟是一種慢性疾病,需要長期調理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如果出現消渴、腹脹、便溏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