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瀉,又名脾泄、洞泄,是指脾虛運化失常所致的泄瀉。多見於脾虛素體,或因飲食不節、勞倦過度、久病體虛等因素,導致脾失健運,水谷不化,而出現腹瀉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
脾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腹瀉:多為清稀水樣便,或夾有食物殘渣,量多而頻,一日數次,甚至每日數十次。
  • 食欲不振:患者常常食欲不振,吃一點就飽,甚至吃不下飯。
  • 大便溏薄:大便不成形,溏薄如水,甚至呈現水樣便。
  • 腹脹:患者常常感到腹脹,尤其是飯後更為明顯。
  • 疲倦乏力:患者常常感到疲倦乏力,四肢無力,甚至連說話都感到困難。
  • 面色萎黃:患者的面色常常萎黃,沒有光澤。
  • 舌淡苔白:患者的舌質常常淡白,舌苔白膩。
  • 脈細弱:患者的脈象常常細弱。

脾瀉的治療以健脾益氣、止瀉固腸為主。常用方劑有四君子湯、理中湯、參苓白朮散等。

脾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飲食有節:飲食要定時定量,不宜過飽過飢,不宜吃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  • 勞逸結合:勞逸要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注意休息:保持充足的睡眠,以保證身體的健康。
  • 適當鍛鍊:適當進行體育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心情: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
脾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出現脾瀉的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