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虛

脾虛是一種病證名,指的是脾臟陰陽、氣血不足的各種病症。常見原因包括飲食失調、寒溫不適、憂思、勞倦過度或長期患病所致。脾虛的主要症狀有消瘦面黃、四肢乏力、納減、食不消化、腹痛、腸鳴、便溏或泄瀉、浮腫、便血、崩漏等。治療脾虛的主要方法是健脾,常用中藥有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甘草等。在預防脾虛方面,需要注意飲食有節、有規律的起居、適當休息、保持心情舒暢、適度運動。

脾虛的症狀

1.消瘦面黃:脾虛造成脾臟運化功能失常,無法將水谷精微輸布到全身,使身體營養不良,表現為面色消瘦和蒼白。

2.四肢乏力:脾虛使得脾臟的氣血不足,無法滋養四肢,導致四肢無力感。

3.納減:脾虛使得脾臟的運化功能失常,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,降低了食慾。

4.食不消化:脾虛使得脾臟的運化功能失常,導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,出現腹脹、腹痛、打嗝等消化不良的症狀。

5.腹痛、腸鳴:脾虛使得脾臟的運化功能失常,腸道的蠕動功能減弱,導致腹痛和腸鳴的出現。

6.便溏或泄瀉:脾虛使得腸道吸收功能受損,大便變得稀薄或出現腹瀉。

7.浮腫:脾虛會使得腸道的水液代謝出現問題,導致水分停留在體內,出現浮腫的現象。

8.便血、崩漏:脾虛使得血液無法正常運行,出現便血和月經失調的情況。

脾虛的治療

治療脾虛的主要方法是健脾,常見的中藥有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甘草等。根據患者具體的症狀,可以選用相應的中藥進行治療。

脾虛的預防

  1. 飲食有節,避免暴飲暴食。
  2. 規律的作息,避免熬夜。
  3. 適度的勞動和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過度壓力和憂慮。
  5. 適度的運動,增強身體素質。

脾虛是一種常見的脾胃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。因此,平時要注意保養脾臟,預防脾虛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