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虛生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虛生風,是指脾虛引動內風而致的病證。臨床以手足微搐,肢冷,昏睡露睛,口鼻氣微為主證,多由吐瀉或藥、食損脾所致。

《張氏醫通.諸風門》:「若體倦神昏不語,脈遲緩,四肢欠溫者,脾虛生風也。」

治宜補脾祛風。選用六君子湯加蝎尾、炮薑、肉桂,或歸脾湯加羌活、鉤藤。

脾虛生風的病因病機

脾虛生風的病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脾虛失運,水濕內停,生痰化熱,痰熱上擾清陽,則見手足微搐,肢冷,昏睡露睛,口鼻氣微等症。
  2. 脾虛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濕濁阻遏脾陽,則見脘腹脹滿,食少便溏,四肢不溫等症。
  3. 脾虛氣血不足,不能濡養筋脈,則見肌肉失養,四肢麻木,關節疼痛等症。
  4. 脾虛生濕,濕濁內生,阻遏氣機,則見胸悶腹脹,噯氣吞酸,食欲不振等症。
  5. 脾虛氣虛,不能升清降濁,則見頭暈目眩,心悸氣短,倦怠乏力等症。

脾虛生風的臨床表現

脾虛生風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手足微搐,肢冷,昏睡露睛,口鼻氣微。
  2. 脘腹脹滿,食少便溏,四肢不溫。
  3. 肌肉失養,四肢麻木,關節疼痛。
  4. 胸悶腹脹,噯氣吞酸,食欲不振。
  5. 頭暈目眩,心悸氣短,倦怠乏力。

脾虛生風的診斷和鑑別診斷

脾虛生風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,進行綜合分析,做出診斷。

脾虛生風的鑑別診斷,主要與以下幾種疾病進行鑑別:

  1. 濕病:風濕病以關節疼痛、腫脹、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,而脾虛生風以手足微搐、肢冷、昏睡露睛、口鼻氣微為主要表現,兩者可以通過臨床表現進行鑑別。
  2. 中風:中風以突然昏倒、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失語等為主要表現,而脾虛生風以手足微搐、肢冷、昏睡露睛、口鼻氣微為主要表現,兩者可以通過臨床表現進行鑑別。
  3. 腦炎:腦炎以高熱、頭痛、嘔吐、抽搐、昏迷等為主要表現,而脾虛生風以手足微搐、肢冷、昏睡露睛、口鼻氣微為主要表現,兩者可以通過臨床表現進行鑑別。

脾虛生風的治療

脾虛生風的治療,以補脾祛風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六君子湯加蝎尾、炮薑、肉桂,或歸脾湯加羌活、鉤藤。

六君子湯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組成,具有健脾益氣、和胃化痰的功效。蝎尾、炮薑、肉桂具有祛風散寒、溫經通絡的功效。歸脾湯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酸棗仁、遠志、木香、龍眼肉組成,具有補脾益氣、養血安神的功效。羌活、鉤藤具有祛風除濕、通絡止痛的功效。

脾虛生風的預防

脾虛生風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宜清淡,少食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  2.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