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虛自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虛自汗是指出現自汗現象且同時伴隨脾虛症狀的情況。脾虛自汗的病因主要包括脾虛失運、脾虛不攝和脾虛陽虛三個方面。脾虛失運指的是脾虛造成運化功能失調,導致水濕不能正常分佈,積聚在肌膚表面形成自汗。脾虛不攝指的是脾虛使得統攝血液的功能受損,血液流失過多而出現自汗症狀。脾虛陽虛是指脾虛造成陽氣不足,衛外失固,自汗不止。

脾虛自汗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首先是自汗現象,表現為汗液不斷流出,汗液清稀,易於感冒。其次是倦怠少食,患者常常感到身體疲倦,食慾不振,消化功能不良。第三,面色萎黃,患者面色呈現蒼白無血色,精神不振。第四,舌質淡白,舌苔白膩,患者的舌頭呈現淡白色,舌苔厚重而白膩。最後,脈象細弱,患者的脈搏常常細弱無力。

針對脾虛自汗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補脾益氣、健脾利濕和固表止汗等幾個方面。補脾益氣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,常用的方劑包括補中益氣湯和四君子湯等。健脾利濕可以改善脾虛自汗的症狀,常用的方劑有香砂六君子湯和參苓白朮散等。固表止汗可以防止自汗現象,常用的方劑有玉屏風散和止汗散等。

在預防方面,可以通過飲食調養、起居調養、情志調養和適當鍛鍊等方法來預防脾虛自汗的發生。飲食要保持清淡易消化,減少生冷油膩的食物攝入。起居要有規律,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。情緒要保持穩定,避免情緒激動。適度的鍛煉可以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脾虛自汗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自汗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