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陳司成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陳司成

生平與學醫背景
陳司成,字九韶,明代浙江海寧人,早年攻讀科舉,後因家貧轉而習醫。其家族本有醫術傳承,曾以祖傳之法治愈一同窗之「黴瘡」(即梅毒),自此潛心鑽研醫道。他深入研習《黃帝內經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針經》等經典,並結合臨床實踐,行醫二十餘載,終成一代醫家。

醫學貢獻與著作
陳司成所著《黴瘡秘錄》,為中國現存最早的梅毒專書。該書系統論述梅毒(時稱「黴瘡」或「廣瘡」)的病因、傳染途徑及治療方法,提出此病可通過性交、母嬰、接觸等途徑傳播,並強調「毒邪」深伏經絡的病理特點。書中記載的「生生乳」(含砒霜成分),為當時治療梅毒的重要方劑,體現了「以毒攻毒」的中醫治療思想。

學術思想與臨床特色

  1. 病因病機:陳氏認為梅毒屬「濕熱穢毒」,與肝腎兩經關係密切,毒邪可內攻臟腑,外發肌膚,甚至深入骨髓。
  2. 辨證論治:根據病程深淺分為初、中、末三期,初期以清利濕熱為主(如土茯苓、金銀花),後期則需活血解毒(如當歸、皁角刺)。
  3. 用藥創新:大膽運用含砒製劑「生生乳」,結合汞劑外用,形成內外合治的體系,反映明代醫家對「毒藥」的靈活運用。

歷史地位
《黴瘡秘錄》不僅填補了中醫對傳染性性病的理論空白,更首創「黴瘡」病名,影響後世溫病學派對「疫毒」的認識。陳司成結合家學與經典,將實踐經驗昇華為理論,為中醫外科與溫病學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