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著

脾著是一種病證,見於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。脾著指的是寒濕邪氣侵犯脾臟,導致脾失健運,造成肢體腫脹和身體沉重的症狀,嚴重時甚至無法翻身。治療脾著宜選用健脾利濕的方法,可使用實脾飲方劑。實脾飲的成分包括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澤瀉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甘草等,具有健脾利濕、消腫作用。在臨床應用時,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進行適當的加減。

脾著是由於寒濕邪氣侵入脾臟,導致脾失健運,內部積聚了水濕。這些水濕經由肌膚的表現,使得肢體出現腫脹、皮膚緊繃、發亮、無皮溫、按壓後凹陷不起等症狀。除了肢體腫脹外,患者還有身體沉重的感覺,行動不便,甚至無法翻身。

脾著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包括肢體腫脹、身體沉重、不能翻身等症狀。同時需要結合病機寒濕邪氣侵犯脾臟的情況來進行診斷。

脾著的治療以健脾利濕為主,可以使用實脾飲方劑。實脾飲的組成為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澤瀉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甘草等,這些成分可以幫助健脾利濕、消除水濕,起到滲濕、消腫的作用。在臨床應用時,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別加減。

脾著的預後一般來說是比較好的,只要患者及時治療並配合飲食調理,大多數患者可以康復。

對於脾著的飲食調理,應該選擇清淡、容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豆類製品等。同時應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患者應該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同時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量。多喝水,保持正常大便。

脾著是一種常見的脾胃疾病,只要患者能夠及時治療,並配合飲食調理和日常護理,大多數患者可以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