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陳師文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陳師文
陳師文,宋代著名醫官,生卒年不詳,主要活躍於北宋大觀年間(1107-1110年)。其籍貫一說為臨安(今浙江杭州),亦有記載稱其為越地(今浙江紹興一帶)之名醫。陳師文曾任尚書庫郎中,並擔任「提轄措置藥局」一職,主管官方藥政事務,顯示其在當時醫藥管理領域的重要地位。
醫學貢獻
陳師文最著名的貢獻在於參與校正與編纂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(簡稱《和劑局方》或《局方》)。此書為宋代官方頒行的方劑學經典,由陳師文與陳承、斐宗元等醫家共同修訂。該書匯集了宋代以前及當時的驗方,並經官方審定,成為醫療與製藥的標準範本。
《和劑局方》內容涵蓋內、外、婦、兒等各科疾病,收錄方劑如四物湯、四君子湯、藿香正氣散等,至今仍為中醫臨床常用名方。書中許多方劑配伍嚴謹,療效確切,對後世中醫方劑學的發展影響深遠。儘管部分後世醫家(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)批評其過於強調溫燥之劑,但無損其在醫學史上的價值。
學術特色
- 官方醫學的代表
《和劑局方》反映了宋代官方醫學的規範化趨勢,強調方劑的標準化與普及性,便於醫者依循。 - 重視方劑實用性
書中所載方劑多經臨床驗證,注重療效與可操作性,如逍遙散用於肝鬱脾虛證,體現了宋代醫學對辨證論治的深化。 - 對後世的影響
該書不僅在宋代廣為流傳,更成為明清醫家研究方劑的重要參考,許多方劑被後世醫書轉引並發展。
現存版本
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現存多種刊本,包括元代至正年間刻本及明清校訂本,為研究中醫方劑學與宋代醫學史的重要文獻。
陳師文作為宋代醫官,其編纂工作對中醫方劑的系統化與傳承具有關鍵作用,其名亦隨《局方》之流傳而載於醫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