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偏頭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偏頭痛是指偏於一側局部的頭痛,是一種常見的頭痛類型。《濟生方》的“偏頭風”、《儒門事親》的“額角上痛”、《蘭室秘藏》的“頭半邊痛”、《名醫類案》的“頭角痛”皆指偏頭痛而言。偏頭痛往往較頑固,不易速癒,但與一般頭痛在臨床上不能截然分開,鑒別時宜與“頭痛”條互參。

常見證候

肝陽偏頭痛:脹痛而眩暈,目澀耳鳴,心煩易怒,夜寐不寧,或有脅痛,口乾面赤,舌紅少苔,脈弦或細數。

瘀血偏頭痛:病程較長,痛有定處,其痛如刺,健忘心悸,婦女有月經失調,舌質紫暗,或有紫斑,脈弦或沉澀。

寒飲偏頭痛:昏沉而痛,胸脘滿悶,嘔惡吐涎,或胃痛喜溫,四肢逆冷,食欲不振,舌苔白膩,脈象弦滑。

鑒別分析

肝陽偏頭痛:多因情志不遂,肝鬱化火,日久傷陰;或因平素肝腎陰虛,肝陽獨亢,上擾清竅,則作偏頭痛,常隨情志波動而加劇。其辨證要點為:頭痛眩暈、心煩寐差,急躁易怒,脇肋脹滿等。治宜養陰平肝,方用滋陰潛陽方。

寒飲偏頭痛與瘀血偏頭痛:二者皆由邪阻清竅,一則為瘀血阻絡,一則為痰飲停聚。瘀血偏頭痛,多由氣鬱而致血瘀;或病程較長,則久病入絡,瘀阻脈絡。其辨證要點為:痛處固定,痛如錐刺,舌質紫黯。治宜活血通絡,方用通竅活血湯加減。

寒飲偏頭痛多由於脾陽素虛,運化無力,水濕聚集而為痰飲。寒飲阻塞經絡,清陽不得上升,則頭部昏沉而痛;痰飲阻於胸脘,則胸悶脘滿,胃痛喜暖,食欲不振,惡心吐涎;脾主四肢,脾陽不振不能溫達四末,則四肢逆冷。其辨證要點為:頭痛昏沉,嘔惡吐涎,四肢逆冷。治宜溫中降逆,方用吳茱萸湯加減。

文獻別錄

《蘭室秘藏·頭痛門》:"頭半邊痛者,先取手少陽陽明,後取足少陽陽明,此偏頭痛也。"

《名醫類案·首風》:"偏頭痛,五七年,大溲燥結,雙目赤腫,眩暈。…診之急數而有力,風熱之甚也。此頭角痛,是三焦相火之經,乃陽燥金勝也。"

《臨證指南醫案·頭風》:"右偏頭痛,鼻竅流涕,仍不通爽,咽喉疳腐,寤醒肢冷汗出,外邪頭風,已留數日,其邪混處,精華氣血咸為蒙閉,豈是發散清寒可解!頭巔藥餌,務宜清揚,當刺風池風府,投藥仍以通法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