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牝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牝瘧

病名
牝瘧為瘧疾之一種,以寒多熱少為主要特徵。「牝」原指雌性,屬陰,故中醫以此喻指陰寒偏盛之瘧疾。《金匱要略·瘧病脈證並治》明確記載:「瘧多寒者,名曰牝瘧。」其病因多與陽虛陰盛、感受陰濕之邪相關,導致陽氣無法制約陰寒,發為寒慄振顫之證。

病因病機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·瘧敘論》進一步闡述:「病者寒多,不熱,但慘戚振栗,病以時作,此以陽虛陰盛,多感陰濕,陽不能制陰,名曰牝瘧。」說明此病機關鍵在於:

  1. 陽虛陰盛:患者素體陽氣不足,或久病耗傷陽氣,致陰寒內生。
  2. 外感陰濕:居處潮濕、冒雨涉水,或暑季貪涼飲冷,使濕邪侵襲,困遏陽氣。
  3. 陽不制陰:陽氣虛弱,無力溫煦驅邪,陰寒之邪獨盛,故表現為顯著惡寒、戰慄,而發熱輕微或無熱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主症:發作時寒戰明顯,甚則顫抖蜷臥,熱象不顯,或僅微熱。
  • 兼症:面色蒼白、肢冷倦怠、口淡不渴,舌質淡、苔白滑,脈沉遲或弦緊。
  • 發作規律:符合瘧疾「休作有時」之特點,或一日一發,或間日而作。

治法與方藥
中醫治療牝瘧以溫陽散寒、化痰截瘧為主,經典方劑包括:

  1. 蜀漆散(《金匱要略》)
    • 組成:蜀漆(常山苗)、雲母、龍骨。
    • 方義:蜀漆祛痰截瘧,雲母溫陽鎮逆,龍骨收斂固攝,共奏助陽散寒、化痰止瘧之效。
  2. 柴胡桂枝乾薑湯(《傷寒論》)
    • 組成:柴胡、桂枝、乾薑、黃芩、牡蠣、甘草、栝蔞根。
    • 方義:柴胡和解少陽,桂枝、乾薑溫通陽氣,牡蠣散結,栝蔞根生津潤燥,適用於寒熱錯雜而偏寒者。

鑑別診斷
需與其他瘧疾類型區分:

  • 牡瘧(溫瘧):以熱多寒少為特點,屬陽盛陰虛或暑熱熾盛所致。
  • 正瘧:寒熱往來明顯,發作有規律,病機屬少陽樞機不利。
  • 癉瘧:但熱不寒,氣陰兩傷,與牝瘧之陰寒迥異。

古籍選錄

  • 《醫宗金鑑》:「牝瘧寒多熱少,責其陽虛而陰勝也。」
  • 《類證治裁》強調:「牝瘧由陰邪閉鬱,非辛溫不能開其痺。」

牝瘧之辨證,需緊扣「陰寒內盛」之本,結合四診詳察陽氣虛損與痰濕內阻之輕重,方能精準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