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平希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平希豫

平希豫,清代醫家,江蘇上海縣人。其醫術精湛,臨證每有奇效,時人以「怪」稱之,蓋因其診治理法獨特,常出人意表,卻屢獲良效。

平氏精於內科雜病及方劑配伍,尤擅活用民間驗方,重視臨床實效。嘗輯《經驗良方》一書,彙集其平生所積之效方,內容或涉內傷外感、婦兒諸科,然該書未見刊行,後世流傳不廣,殊為可惜。

學術特點與中醫理論背景

  1. 辨證靈活:清代溫病學說興盛,平氏所處時代,醫家多受葉天士、薛生白等影響,重視四診合參。其「怪」之稱,可能反映其不拘泥常法,如善用「反治」或「從治」之法,針對真寒假熱、真熱假寒等複雜病機,以藥性相反之方調和陰陽。
  2. 驗方蒐羅:《經驗良方》之名,推測其內容或類似《驗方新編》,收錄簡便廉效之方,符合清代民間醫籍特色。此類方劑多結合地方用藥習慣,如江南濕熱之地,或重用藿香、佩蘭等化濕藥,並注重食療配伍。
  3. 奇效之術:中醫歷代皆有「奇士」,如傅青主以婦科聞名,徐靈胎擅長針藥並用。平氏之「怪」,可能體現在用藥劑量、配伍(如「相反相激」之法),或獨特診法(如重視脈象細微差異),惜具體醫案散佚,難以考據。

歷史定位
平希豫雖無系統醫論傳世,然其名見於地方誌,反映清代地方醫家的實踐智慧。其經驗融合經典理論與民間醫學,體現中醫「博采眾方」傳統,亦為江南醫學多元發展之縮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