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平心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平心脈

平心脈為中醫脈學名詞,指心臟功能調和、氣血充盈時所呈現的正常脈象。其特徵在於脈來流利滑潤,節律均勻,猶如珠玉相連,體現了心氣旺盛、血脈通暢的生理狀態。

脈象特徵
《素問·平人氣象論》記載:「平心脈來,累累如連珠,如循琅玕,曰心平。」此處以「連珠」與「琅玕」(美玉)比喻平心脈的形態——脈搏連續不斷,圓滑有力,觸之如撫摸珠玉,既不過於急促,亦不顯得遲緩。此脈象反映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,營衛調和,無邪氣干擾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  1. 心與脈的關係:心為君主之官,主血脈。平心脈的出現,說明心氣充沛,能推動血液循行於脈中,濡養周身。
  2. 五行屬性:心屬火,其脈當帶有「洪」象,但平脈之洪需兼柔和之態,過則為病脈(如洪大無根)。
  3. 四時影響:夏季屬火,與心相應,此時平心脈可能略顯洪大,但仍需符合「累累如珠」的滑潤特質。

與病脈的鑒別

  • 太過與不及:若脈來過強如「鉤」(洪大而散),多為心火亢盛;脈來微弱無力,則屬心氣虛衰。
  • 兼雜脈象:若滑潤中兼見沉細,可能為心血不足;若連珠之勢中斷,則需警惕氣滯血瘀。

臨床意義
平心脈是判斷心臟健康的基準之一。診脈時需結合全身症狀,若見此脈,通常提示心神安定、陰陽平衡,反之則需進一步辨析病因病機。

(註:本文僅述中醫理論,具體辨證請遵醫囑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