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破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破氣

破氣為中醫治療學術語,屬理氣法之一,指運用藥性峻烈的理氣藥物,以破除氣機鬱結、疏通滯塞的方法。此法主要針對氣滯嚴重、結聚不散之證,其作用較一般理氣法更為強勁,能直達病所,散結開鬱。

破氣之理論基礎

中醫認為,氣為人體生命活動之根本,氣機暢通則臟腑功能協調。若情志不遂、飲食失調或外邪侵襲,導致氣機壅滯,久則成結,表現為胸脅脹滿、脘腹痞硬、疼痛拒按等實證。此時需以破氣之法,破除鬱結,恢復氣機升降。

常用藥物與方劑

破氣藥物多具辛散苦降之性,行氣力猛,適用於氣滯重證:

  1. 青皮:味苦辛,性溫,歸肝、膽、胃經,善破肝經氣滯,治胸脅脹痛、疝氣疼痛。
  2. 枳實:味苦酸,性微寒,歸脾、胃經,長於破氣消積,治食積痰滯、脘腹痞滿。
  3. 檳榔:味辛苦,性溫,能破氣行滯,兼驅蟲消積,適用於腹脹便秘。
  4. 厚朴:味苦辛,性溫,善破脾胃氣滯,消脹除滿。

代表方劑如 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,均以破氣藥為主,配伍消導、瀉下之品,治療氣滯實證。

臨床應用

破氣法主要用於以下病證:

  • 肝氣鬱結:情志抑鬱所致胸脅脹痛,配伍疏肝藥如柴胡、香附。
  • 食積氣滯:脘腹脹滿、噯腐吞酸,配伍消食藥如山楂、神麴。
  • 痰氣互結:痰阻氣機之梅核氣、瘰癧,配伍化痰藥如半夏、陳皮。

與其他理氣法之區別

  • 行氣:藥性較和緩(如陳皮、木香),適用於輕度氣滯。
  • 破氣:藥性峻烈(如青皮、枳實),專攻頑固氣結。
  • 降氣:以降逆為主(如沉香、旋覆花),針對氣機上逆。

破氣法需辨證準確,針對實證而設,虛證或氣弱之人慎用,以免耗傷正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