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魄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魄汗,證名。肺藏魄。魄汗指肺經所出之汗。《素問註證發微》:「肺經內主藏魄,外主皮毛,故所出之汗,亦可謂之魄汗也。」一說魄,古通白。故魄汗亦作白汗。參見該條。

魄汗,又稱白汗。是指肺經所出之汗。《素問註證發微》:「肺經內主藏魄,外主皮毛,故所出之汗,亦可謂之魄汗也。」

魄汗的病因,一是肺經有熱,二是肺經有寒。肺經有熱,則津液被蒸發,汗出不止;肺經有寒,則津液凝聚,汗出不暢。

魄汗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汗出不止。
  2. 汗出色白。
  3. 汗出時伴有惡風、發熱、口渴、咳嗽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

魄汗的治療,以清熱解表、宣肺止汗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
  1. 麻黃:麻黃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。本方具有發汗解表、宣肺止咳的功效。適用於肺經有熱、汗出不止的患者。
  2. 白虎湯:生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。本方具有清熱瀉火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適用於肺經有熱、汗出不止、口渴、煩躁的患者。
  3. 止汗散:白礬黃連、黃芩、甘草。本方具有清熱燥濕、止汗的功效。適用於肺經有寒、汗出不暢的患者。

魄汗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魄汗的治療和預防,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