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葡萄形內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葡萄形內痔為肛門痔疾之一種特殊形態,首見於王芳林《臨床實用痔漏學》。其特徵為肛門齒線以上之直腸黏膜下,多個內痔叢生如葡萄串狀,故得此名。

【病因病機】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:

  1. 飲食不節,過食辛辣厚味,濕熱內蘊
  2. 久坐久立,氣血運行不暢
  3. 長期便秘,濁氣下迫肛門
  4. 脾虛氣陷,固攝無力 致氣血瘀滯於肛門經脈,形成痔核。

【臨床表現】 主要症狀包括:

  • 痔核形態:多個內痔簇生,狀如葡萄串
  • 黏膜特徵:表面嬌嫩,色呈鮮紅
  • 出血特點:便時出血,血色鮮紅
  • 伴隨症狀:或見肛門墜脹,便時痔核脫出

【證候分型】

  1. 濕熱下注型:痔核腫痛,出血量多,舌紅苔黃膩
  2. 氣滯血瘀型:痔核紫暗,疼痛明顯,舌暗有瘀斑
  3. 脾虛氣陷型:痔核脫出難收,氣短乏力,舌淡苔白

【治療方法】

  1. 外治法:
  • 結扎療法:用絲線或橡皮圈結扎痔核根部
  • 手術切除:適用於較大痔核
  1. 內治法:
  • 濕熱下注:選用槐角丸加減
  • 氣滯血瘀:選用止痛如神湯加減
  • 脾虛氣陷: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

【預後轉歸】 本病經適當治療,預後一般良好。然若失治誤治,可能導致:

  • 長期出血致氣血虧虛
  • 痔核反覆脫出致肛門鬆弛
  • 濕熱蘊結化毒,繼發感染

本病記載雖簡,然體現中醫對痔疾形態學之細緻觀察,其治療思路兼顧局部處理與整體調理,符合中醫「標本同治」之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