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葡萄痔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葡萄痔
病名:葡萄痔為肛門部痔漏之病證,屬中醫外科常見疾患之一。首見於清代《外科大成》卷二,記載其特徵為「左右如乳頭堆起,只癢不痛,遇辛苦出水,或痔有孔出膿」。此病多因濕熱下注、氣血瘀滯,或久病正虛,導致肛門周圍經絡阻塞,形成痔核與漏管並存之症。
病因病機:
- 濕熱蘊結:飲食不節,過食辛辣厚味,濕熱內生,下注肛門,氣血壅滯,發為痔漏。
- 氣血瘀阻:久坐久立,或勞累過度,氣血運行不暢,瘀血凝滯於肛門,形成痔核與漏管。
- 正虛邪戀:素體虛弱,或久病耗傷氣血,正氣不足,難以托毒外出,致使痔漏纏綿難癒。
臨床表現:
- 肛門周圍出現乳頭狀突起,形如葡萄,多呈對稱分布。
- 局部瘙癢明顯,疼痛較輕,或僅感脹悶不適。
- 勞累或濕熱加重時,可見滲出黃水,或漏管潰破流膿。
- 若兼有氣血虛弱,可伴見神疲乏力、面色少華等症。
治療方法:
- 外治法:
- 掛線療法:傳統中醫外科常用之法,以藥線或絲線結紮漏管,逐步切開,使氣血流通,瘡口漸癒。
- 手術切除:若痔核較大或漏管複雜,可配合手術切開引流,清除腐敗組織。
- 內治法:
- 清熱利濕:選用「萆薢滲濕湯」或「龍膽瀉肝湯」加減,以清泄濕熱。
- 活血化瘀:方如「桃紅四物湯」,適用於氣血瘀滯明顯者。
- 托毒生肌:若正氣不足,可用「托裡消毒散」扶正祛邪,促進瘡口癒合。
鑑別診斷:
葡萄痔需與「蓮子痔」、「珊瑚痔」等肛門痔疾相區別。蓮子痔多為單發痔核,形如蓮子;珊瑚痔則呈分支狀,形似珊瑚。葡萄痔特徵在於乳頭堆起、癢而不痛,且伴漏管膿水,臨床須仔細辨證。
此病若及時治療,預後多屬良好;然若遷延失治,恐致氣血耗傷,瘡口難斂,故早期辨明病因,對證施治為關鍵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