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陳夢雷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陳夢雷(?-1741年),字則霞,號省齋,清代福建候官(今屬福州)人。康熙九年(1670年)進士,曾任翰林院編修,然仕途坎坷,屢遭貶謫,終卒於戍所。其生平雖以文名顯,然於中醫文獻整理之功尤著,主編《古今圖書集成》,其中醫部獨立成編,為後世中醫研究之重要典籍。
《古今圖書集成·醫部全錄》與中醫學貢獻
陳夢雷主持編纂之《古今圖書集成》,為中國古代規模最大之類書,分六編、三十二典。其中「醫部」獨立為《醫部全錄》,凡五百二十卷,輯錄自先秦至清初一百二十餘種醫籍,內容涵蓋醫經、診法、臟象、經絡、方劑、臨證各科(內、外、婦、兒、針灸等),並按病症、理論分門別類,體系嚴謹。
中醫文獻學價值
- 廣收博采:匯集歷代醫家論述,如《黃帝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、《千金方》等經典,並收錄罕見醫籍,保存大量瀕佚文獻。
- 分類科學:按中醫理論體系編排,如「臟象門」詳述五臟六腑功能,「運氣門」闡釋五運六氣學說,便於檢索與對照研究。
- 臨證實用:收錄方劑、治法逾萬條,如「瘟疫門」載明清溫病學說,「婦科門」集歷代女科經驗,為臨床與研究之寶庫。
學術影響
《醫部全錄》不僅是文獻彙編,更反映清代初中醫學術體系之整合。其對經絡理論的系統梳理、方劑配伍的歸納,乃至醫案醫話的收錄,均為後世中醫理論與實踐提供重要參考。清代溫病學家如葉天士、吳鞠通等,雖未直接參與編纂,然其著作亦被後人輯入此書,足見其影響之深遠。
陳夢雷與中醫文化
陳氏雖非專職醫家,然以其文史功底,促成中醫典籍的系統化整理,使散佚之學得以傳承。此書亦體現中醫「辨證論治」思想,如「諸風門」區分內風、外風,「咳嗽門」辨寒熱虛實,皆與臨床緊密結合。
附註:《醫部全錄》後由蔣廷錫重編完成,然陳夢雷奠基之功不可沒。此書至今仍為研究中醫史、文獻學及臨床應用之重要工具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