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蟲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蟲病

脾蟲病又稱寸白蟲病,是一種常見的脾胃疾病。該病多發於夏秋之交,常因飲食不節或受外感風寒、內生濕熱等因素引起。濕熱蘊結於脾,造成脾失健運,水濕停留,氣血不和,最終導致寸白蟲病。其主要症狀包括腹脹、腹痛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小便不利、身體消瘦、面色萎黃、精神不振等,嚴重時可能出現出血症狀如吐血、衄血、便血等。

對於寸白蟲病的治療,主要以清熱利濕、健脾和胃為主。常用的方劑有茵陳蒿湯、三仁湯、白頭翁湯等,嚴重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中藥注射液或中成藥治療。

為了預防寸白蟲病,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膩、生冷寒涼之物。
  2. 注意個人衛生,不吃不潔食物,不喝生水。
  3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
如果不及時治療寸白蟲病,可能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,影響身體健康。因此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
參考資料:

  • 本事方釋義.諸蟲飛屍鬼疰
  • 寸白蟲病(脾蟲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