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脾癉,病名。是一種過食肥甘,以口中發甜為主症的疾病,往往能發展為消渴病。
《素問.奇病論》:「有病口甘者,此五氣之溢也,名曰脾癉。夫五味入口,藏於胃,脾為之行其精氣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」
其治療,《內經》提出「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」
《張氏醫通》提出用「蘭香飲子,若脈弦滑兼嘈雜,屬痰火,滾痰丸,此指實火而言,平人口甘欲渴,或小便亦甜而濁,俱屬中土濕熱,脾津上乘,久之必發癰疽,須斷厚味氣惱。服三黃湯加蘭葉、白芍、生地;燥渴甚者為腎虛,日服加減八味丸……」
參見中消條。
脾癉,是由於脾胃功能失調,水液代謝障礙,津液不能輸布,聚於口中而發甜的病證。多因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或因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泛溢於口而發病。
臨床表現以口中發甜為主,兼有口乾、口渴、飲水不多、小便甜、大便溏薄等症。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細弱。
脾癉的治療,以健脾和胃、清熱利濕為主。可用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澤瀉、白扁豆等健脾利濕之品;若兼有肝鬱脾虛者,可加用柴胡、白芍、香附等疏肝理氣、健脾和胃之品;若兼有痰熱者,可加用陳皮、半夏、竹茹等化痰清熱之品。
脾癉的預防,應注意飲食調節,不宜過食肥甘厚味,保持情緒舒暢,避免肝鬱脾虛。
脾癉的食療,可用山藥粥、蓮子粥、茯苓薏米粥等健脾利濕之品;若兼有肝鬱脾虛者,可用玫瑰花茶、佛手柑茶等疏肝理氣、健脾和胃之品;若兼有痰熱者,可用羅漢果茶、胖大海茶等化痰清熱之品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