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脾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脾疸,病名。《靈樞·經脈》:「脾足太陰之脈,是主脾所生病者,水閉,黃疸。」《諸病源候論·黃病諸候》將脾疸列為九疸之一。多由飲食或嗜酒勞倦傷脾,脾胃瘀熱所引發。症見肢体發黃、小便黃赤、量少,或兼見心慌、善恐、脅下痞脹等症,宜茵陳五苓散加減。

《辨證錄》指出脾疸由寒濕困脾,脾陽不振所致。黃疸呈秋葵色,汗及涕唾亦可呈淡黃色,小便不利,惡聞人聲。治療以溫陽健脾利疸為大法。參見黃疸各條。

脾疸的病因病機

脾疸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1、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油膩,損傷脾胃,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化生痰濕,阻遏脾陽,脾陽不振,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化生濕熱,濕熱蘊結,熏蒸肌膚,發為黃疸。

2、嗜酒勞倦,過度飲酒,損傷脾胃,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化生痰濕,阻遏脾陽,脾陽不振,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化生濕熱,濕熱蘊結,熏蒸肌膚,發為黃疸。

3、外感濕熱,感受外邪,濕熱之邪侵襲人體,入侵脾胃,脾失健運,水濕內停,化生痰濕,阻遏脾陽,脾陽不振,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化生濕熱,濕熱蘊結,熏蒸肌膚,發為黃疸。

脾疸的臨床表現

脾疸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1、皮膚、黏膜、鞏膜等均可出現黃染,程度不一,輕者僅輕微發黃,重者可呈橘黃色或深黃色。

2、小便黃赤,量少,或兼見心慌、善恐、脅下痞脹等症。

3、舌質淡紅,苔白膩,脈濡緩。

脾疸的診斷

脾疸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,可以做出診斷。

1、臨床表現:皮膚、黏膜、鞏膜等均可出現黃染,程度不一,輕者僅輕微發黃,重者可呈橘黃色或深黃色。小便黃赤,量少,或兼見心慌、善恐、脅下痞脹等症。

2、相關檢查:血清總膽紅素、直接膽紅素、間接膽紅素升高;尿膽紅素、尿膽原陽性;肝功能異常;B超、CT、MRI等檢查可見肝臟腫大、肝實質回聲增強、門靜脈及肝內血管擴張等。

脾疸的治療

脾疸的治療主要以清熱利濕、健脾和胃為主。

1、清熱利濕:可用茵陳五苓散、龍膽瀉肝湯等。

2、健脾和胃:可用四君子湯、香砂六君子湯等。

3、其他治療:如有必要,可配合使用抗生素、利尿劑等藥物治療。

脾疸的預後

脾疸的預後主要取決於病因、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是否及時、有效。一般來說,脾疸如果能及時治療,預後良好。但如果病情嚴重,治療不及時,則可能會導致肝功能衰竭、肝硬化、肝癌等嚴重後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