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陳均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陳均(又名陳鈞),清代醫家,四川金堂縣人。乾隆年間進士,學識淵博,不僅精通經史,更旁涉醫學,於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皆有造詣。其著作《醫纂》雖未見刊行流傳,然從其背景可推測,該書或為匯集歷代醫家精要之作,反映其對中醫典籍的整理與詮釋能力。

清代中醫發展趨於系統化,醫家多注重理論與臨床結合。陳均身為進士,其醫學思想可能受儒學影響,強調「醫儒相通」,重視陰陽五行、臟腑經絡之說。此類學者型醫家,常以經典為基礎,如《黃帝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等,並結合個人見解加以闡發。《醫纂》若成書,或屬「醫論」或「類書」性質,內容可能涉及方劑、診法或養生之道。

乾隆時期,溫病學說漸興,葉天士、吳鞠通等醫家對溫病辨治有重大突破。陳均身處同期,其醫學觀點可能亦受此風潮影響,或於著作中論及外感熱病之治法。此外,清代醫家重視「辨證論治」,陳均若臨證,可能遵循此原則,強調四診合參(望、聞、問、切),並注重方藥配伍之君臣佐使。

四川地區多濕熱,醫家常需應對濕溫、瘴癘等疾,故陳均或對濕邪致病、脾胃調理有所心得。若《醫纂》涉及地域醫學,可能收錄川地特色藥材(如川貝母、黃連)及驗方。惜該書未傳,後世無從窺其全貌,然其學術背景仍為清代儒醫群像之一隅,反映士人涉醫的時代風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