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嘔苦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嘔苦,證名。指嘔吐苦水。又稱嘔膽、嘔苦水、吐苦水。《靈樞.四時氣》:「邪在膽,逆在胃,膽液泄則口苦。胃氣逆則嘔苦。」肝膽受病,膽液外泄,隨胃氣上逆而出,故嘔出苦水。
嘔吐苦水因外感時邪,邪犯少陽陽明所致者,證見潮熱,胸悶太息,脈弦數或洪大,用柴胡清膽湯、葛根清胃湯。因惱怒傷於肝膽所致者,證見脅肋脹痛,胸悶太息,或見自黃,脈弦數,偏虛者用人參小柴胡湯,偏實者用家秘清膽湯,挾食者用乾葛平胃散,挾痰者合用二陳湯(見《症因脈治》卷二)。
嘔苦的症狀表現為:
- 嘔吐苦水。
- 潮熱。
- 胸悶太息。
- 脈弦數或洪大。
嘔苦的治療方法:
- 外感時邪,邪犯少陽陽明所致者,用柴胡清膽湯、葛根清胃湯。
- 惱怒傷於肝膽所致者,用人參小柴胡湯、家秘清膽湯。
- 挾食者,用乾葛平胃散。
- 挾痰者,合用二陳湯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