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嘔膿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嘔膿,證名。嘔吐為膿液。為胃癰主症之一。《金匱要略.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》:「夫嘔家有癰膿,不可治嘔,膿盡自愈。」詳胃癰條。

嘔膿,是指嘔吐出膿液的一種症狀。它是胃癰的主要症狀之一。《金匱要略·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》中說:「夫嘔家有癰膿,不可治嘔,膿盡自愈。」這裡的「嘔家」指的是患有嘔吐症的人,而「癰膿」指的是胃癰的膿液。所以,嘔膿就是指胃癰患者嘔吐出膿液的一種症狀。

嘔膿的病因是胃部受到了感染,導致胃黏膜發炎、潰爛,並形成膿液。這種感染可以是細菌感染,也可以是病毒感染。當胃黏膜發炎、潰爛,並形成膿液時,就會出現嘔吐出膿液的症狀。

嘔膿的臨床表現除了嘔吐出膿液之外,還可能伴有腹痛、腹脹、噁心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,還可能出現發熱、寒戰、白細胞增高等全身症狀。

嘔膿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抗感染治療。如果是細菌感染,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;如果是病毒感染,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。在治療的同時,還要注意休息,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以免加重病情。

嘔膿的預後一般是比較好的。如果患者能夠及時接受治療,並且配合治療,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。但是,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,或者治療不當,就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嘔膿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症狀,如果出現了這種症狀,一定要儘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